12月电动车大限:不是规范,是清场

讲真,最近这个关于电动车的规定,说是12月之前必须办这办那,不然就不能上路。我第一反应不是“哦,要规范了”,而是“不装了,摊牌了,大清洗开始了”。

这哪里是规范管理,这分明就是一场针对旧时代“铁皮王八”们的闪电战,是一场官方发起的“掀桌子”运动。要么在12月1日之前,你完成“飞升”,拿到那块铁牌,从此位列仙班,合法上路;要么就直接打入凡尘,变成一堆废铁,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区角落里默默“成盒”。不存在中间地带,没有灰色空间,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12月电动车大限:不是规范,是清场-有驾

所谓的“旧标车”,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中年人的辛酸。你想想,几年前你买车的时候,它还是个合法合规的“好同志”,结果一夜之间,新标准出来了,它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成了需要被“优化”掉的资产。这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练了十几年的独孤九剑,结果武林大会改规则了,说今年比的是冒蓝火的加特林。你说你冤不冤?

所以,12月之前办牌照,本质上不是一个手续问题,这是一个“资格认证”问题。是在告诉你,旧世界的船票,马上就要过期了,再不登船,新世界的浪潮会把你拍得粉碎。别跟我扯什么安全规范,都是场面话。核心就一个:清场。把那些不符合新时代“玩法”的玩家,统统请出去。加大加大加大力度地请出去。

然后就是更魔幻的“驾驶证”问题。诶,这就有意思了。他们把电动车分成了三六九等,电动自行车是“人”,电轻摩和电摩就是“妖”,电动三轮车就是“魔”。你想驾驭“妖”和“魔”,就得去考取相应的“道法”——也就是D、E、F本驾照。C本?C本是开“凡人载具”的,管不了这些有“法力”的东西,你拿C本去开电摩,属于“准驾不符”,翻译过来就是“凡人强行驾驭法宝,易遭天谴”。

这个逻辑就很“道诡异仙”。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觉得有点累。我只是想买个菜,接个娃,我为什么要先搞明白我骑的这个“压缩毛巾”展开后到底算不算机动车?为什么我开四轮的本事,却驾驭不了两个轮子的?这帮人就是想让你花钱!没别的!

但最关键的点,他们还没说到。决定中国道路交通最终形态的,从来不是什么特斯拉的FSD,也不是小鹏的XNGP,而是“老头乐”。这才是真正的、移动的、不可预测的黑暗森林法则具象化。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就是把一台车扔到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门口,看它能不能在无数个逆行、急转、横穿马里的老头乐之间,保持自己的“道心”不乱。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多少个激光雷达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12月电动车大限:不是规范,是清场-有驾

所以你看,官方在费尽心思地给电摩、电三轮划定“戒律”,但真正的“混沌恶”——老头乐,却往往游离在规则的边缘地带。这才是最荒诞的地方。这就好比天庭颁布了十万天条,结果发现孙悟空根本就不在编制内。

12月电动车大限:不是规范,是清场-有驾

再说到买车要看的“合格证”,这玩意儿现在简直成了电动车的“准生证”。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是在“迎娶”一尊小祖宗。你得看它的出身,看它有没有官方认证的“仙根”。铅酸电池要有三个认证,锂电池还要多一个认证,少一个,你买回家的就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违章建筑”。随时可能被“强拆”。这哪是买车,这是在做尽职调查。

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把一个简单的上牌照问题,说得跟修仙渡劫一样,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但现实就是这样。你以为你在遵守交通规则,其实你是在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规则迷宫里玩生存游戏。

我最近在想,楼下超市的打折鸡蛋到底值不值得我下楼一趟。

说白了,无论是牌照的最后通牒,还是驾驶证的严格划分,亦或是合格证的层层加码,都不是孤立事件。这是一套组合拳,是一次对过去粗放式发展的“拨乱反正”。但这种拨乱反正,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用户来说,就是一次实打实的折腾和成本增加。以前大家觉得电驴子是自由的象征,想走就走,现在它也背上了厚厚的“牌照”、“驾照”、“合格证”三座大山,成了一个需要小心翼翼伺候的“爷”。

所以,12月这个节点,就是一声发令枪。它宣告了电动两轮车“草莽时代”的彻底终结。之前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野蛮生长模式,被按下了停止键。但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我持保留意见。毕竟,只要人和道路的矛盾存在,把车管得再严,也只是把问题从一个形态,变成了另一个形态。

12月电动车大限:不是规范,是清场-有驾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表演。它试图给你一个确定性的世界,但真实的世界永远是混沌的。所以,如果你有旧标车,赶紧去上牌,别犹豫。这不关乎对错,只关乎你还想不想让你那台老伙计继续陪你。但能过,就是能过。这就是唯一的真理。至于未来?未来就是所有人都被规训得明明白白,然后大家一起在更高级的规则里,继续互相伤害。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