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灯光下,新车静静地躺着,像一只刚被放出的风云豹子,灯光在它封闭的前脸上打出一层层流线。旁边围满了看车的人,有人轻敲玻璃试探厚度,有人拉开车门顺手摸一把中央扶手,还有人直接蹲下盯着悬架问出口:“这底盘是真这么牛吗?”这种画面我见得多了,但今年在成都国际车展,奇瑞风云A9L明显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如果把车展的热度做个对比——往年这种级别的国产轿车,大多是“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今年,真有点“自己家孩子上了热搜”。7月上市卖出4330台,8月直接破万,插混中大型轿车榜第三。这种增长幅度,已经不能用“火爆”来形容,更像是一群吃瓜群众集体凑进来,想看看这家老牌国产究竟搞出了什么花样。
奇瑞这个品牌,往常印象就是燃油车“技术男”、性价比不赖但与高端扯不上边。但新能源赛道上的这只“老理工”突然杀出个黑马,还真让不少人有点措手不及。当然,这背后离不开一个极具杀伤力的字眼:价格。
预售定价是15.99万,等正式上市正儿八经公布直接下探到14.99万,再加限时优惠,有人甚至不到十万出头就能提车。不到14万买一辆车长超5米、轴距3米的插混中大型车,这是砸同行饭碗的节奏。这里必须提醒各位一句,国产厂商打价格战,像刀口舔血,有时候真能让人看见胜负和剧情,但不会永远都能用低价续命。那么奇瑞为啥敢这么做?靠的是用料和配置硬碰硬。
说到用料,外观确实下了点真功夫。站在车头看过去,封闭式的格栅、细长的大灯,干净利索。侧身流线、溜背造型、门把手隐藏设计,再配上一整条警示色的贯穿尾灯,有点“芜湖迈巴赫”的意思——网友起外号一般都是坏心眼,但这次开玩笑里夹着点真心。至少没人会说“便宜没好货”。这车,面子是有了。
车厢内部,其实更能看出奇瑞是要在高端化上硬着头皮自我进化。软包到处摸得着,15.6英寸大中控屏跟10.25英寸液晶仪表,把“科技感”像撒孜然一样无死角撒了个遍。多层隔音、256色氛围、座椅加热通风按摩、23扬声器这些高配玩意,基本等于把A9L的舒适阈值拉高一档。你很难再用“经济型”来形容它——这可不是以前那个油腻的老国产了。
动力系统是奇瑞鲲鹏超能电混CDM,典型的理工男底牌:1.5T发动机+电机,两驱直接给出275千瓦、530牛·米,四驱更是470千瓦、官方百公里加速4.9秒。对于我这种每天在交警门口看见“心理阴影面积”增长的派出所老伙计来说,470千瓦那可是妥妥的“可劲造”。但造归造,你不怕跑得快,只怕油耗高。而风云A9L亏电油耗只有5升,纯电最长能到193公里——插混这玩法,优点是城市里可以装嫩,省省省,开远了也不心慌。底盘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部分车型还加了CDC可变阻尼,基本把“舒适”和“操控”都拉到了合理区间,这里我得承认一句:真有点不像话。
现实里,大多数家庭买车首选还是合资,尤其是像凯美瑞、帕萨特这种“过年走亲戚必备”类型。但用A级车的钱买C级车的享受,这是中国厂商玩出来的独门秘籍。比亚迪汉和长安启源A07这些老对手现在不得不冷汗直冒,因为风云A9L这个“理工男复仇记”打得太狠,直接抢了合资和对口国产的饭碗。其实,车企之间这么多年一直是互相怼着挖坑,风云A9L这一波操作就是“价格王道”。早期国产高端做了不少尝试,最终都是赔钱赚吆喝,奇瑞这回好像真把口号变成了销量。
当然,理性一点——低价不是万能,越级配置也不是药到病除。奇瑞风云A9L到底能不能持续走红?现在销量和热度都在,半年后、一年后呢?汽车市场没有神话,只有下一场价格战和技术进步。比如昨天的“性价比之王”,明天可能就被扣个“偷工减料”帽子。消费者嘴很挑,今天夸你,明天就能把你喷成筛子。这行里,没有永远的“黑马”,只有不断进化的新人。
作为“看案子的人”,我对人性没啥额外幻想,对国产高端,态度一直是:证据为王,别自我感动。风云A9L目前确实打了个漂亮仗,但汽车领域的高端化,不是砸钱堆料就能进化出用户忠诚,更重要的是耐用、售后、品质全链路的细水长流。一时风光不算什么,用户下单后能否用三五年不闹心,才是真正的数据考验。
说实话,看车展和看刑案有点像——现场火爆不代表真相无疑,流言蜚语比证据快,人人都想偷个好结果。风云A9L亮相后,大家一边夸它“国产高端终于起来了”,一边暗中嘀咕:这羊毛能薅多久?性价比崛起,是国产车企的集体胜利,还是又一轮短跑式“昙花一现”?
所以,结尾留一句——如果给你不到十四万的预算,你是选择“技术理工男”的风云A9L,还是更信赖老牌合资、或者自家流量王比亚迪?汽车市场做选择,不是比谁噱头大,而是比谁扛得久。这次奇瑞赢了一个月销破万,未来的牌局,你怎么看?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