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是件大事儿。
以前大家伙儿凑在一起聊车,话题多半绕着SUV转,觉得空间大、开着有面子。
但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最大的看点,那还真不是SUV,反而是咱们一度觉得有点“过时”的轿车市场,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纷呈的大戏。
最新的数据出来了,今年上半年,全国轿车总共卖了497万辆,这个数字虽然比SUV稍微少一点,但它那个9.2%的同比增长率,可是实实在在地把SUV给比下去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事儿,就是大家伙的购车想法正在悄悄改变,轿车凭借它的操控感、省油省电的经济性,还有那份独特的姿态,又重新回到了很多家庭的购物清单前排。
这半年的轿车市场,要说最抢眼的,绝对是咱们的国产品牌。
那阵势,简直可以用“全面开花”来形容。
就拿比亚迪来说,那操作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过去一提到比亚迪的轿车,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肯定是秦Plus,满大街跑的网约车和家用车,都证明了它的成功。
但是,比亚e迪自己好像并不满足,人家玩了一手“自我革命”。
2025年,比亚迪把秦L这款车推到了台前,空间更大,技术更新,一下子就把紧凑型和入门中型轿车的市场给盘活了。
光是插电混动版的秦L,上半年就卖了接近11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511.6%!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去年同期可能只卖一两万辆,今年直接翻了好几番,成了爆款。
这时候,原来的功臣秦PLUS DM-i销量虽然下来了三成多,但这并不是失败,而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内部产品升级换代,比亚迪用自己的新产品接替老产品,把客户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同时,另一款叫海豹06 DM-i的车型,销量增长更是达到了恐怖的1181.6%,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让竞争对手们看得是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怎么防。
如果说比亚迪是靠着深厚的内功和产品布局稳坐江山,那小米汽车的入场,就如同一个天外飞仙的高手,一出招就震惊了整个武林。
小米SU7,这个从发布开始就自带热搜体质的车型,上半年一下子就卖了14.55万辆。
它不光卖得好,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改变了20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格局。
以前这个价位,大家谈论智能电动轿车,特斯拉的Model 3是绕不开的话题,但现在,小米SU7成了新的领头羊。
小米的强势崛起,对同价位的其他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极氪,曾经以猎装轿跑风格独树一帜的极氪001,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超过了六成,而更年轻化的极氪007,销量下滑甚至超过了七成。
这并不是说极氪的产品不好,而是在小米这种现象级产品的光环下,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过去了,形成了一种“虹吸效应”。
小米的成功,也给所有汽车厂家提了个醒,现在的车,已经不单单是交通工具了,它更是一个集科技、体验、社交属性于一体的“智能终端”。
有高歌猛进的,自然也有触底反弹的。
小鹏汽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前两年,小鹏在产品路线上似乎有些摇摆,但在2025年上半年,它靠着两款轿车产品,硬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一款是价格下探到15万元以内的MONA M03,这款车精准地切入了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智能化的家庭用户市场,半年卖出了8.69万辆,成绩相当不错。
另一款是经典车型P7的升级版P7+,稳住了自己的中高端阵地。
小鹏这一招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在SUV市场上没占到太大便宜,但在轿车领域重新找到了感觉。
据说下半年还要推出全新的P7车型,看来是下定决心要在轿车这条路上深耕了。
那么,是不是说传统的老牌车企就没戏唱了呢?
当然不是。
德国的大众品牌就证明了,姜还是老的辣。
旗下的速腾和迈腾这两员老将,表现依然非常坚挺。
速腾上半年卖了超过11万辆,在10到15万这个竞争最惨烈的市场里,面对无数新能源车的冲击,还能保持增长,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而迈腾的销量也增长了将近三成,B级车市场标杆的地位依然稳固。
这背后,是大众多年来积累下的品牌口碑和产品可靠性在起作用,对于很多求稳的消费者来说,这依然是他们最看重的。
目光再往上移,在更贵的豪华车市场,德系的“BBA”(奔驰、宝马、奥迪)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
奔驰E级和宝马5系这两款老板们最爱的车型,上半年销量都实现了同比增长。
尤其是在3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奥迪A6L和宝马5系更是联手贡献了巨大的增长。
这说明,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而在高端领域,传统豪华品牌的品牌价值和号召力,依然是新势力们短时间内难以撼动的。
当然,市场是残酷的,有赢家就有输家。
除了前面提到的极氪,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汽埃安的Aion S。
这款车曾经是网约车市场的绝对霸主,但现在销量下滑超过了四成,风光不再。
虽然广汽也推出了新的Aion RT来救场,但从数据上看,远远无法弥补Aion S丢掉的市场份额。
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在今天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哪怕是曾经的销量冠军,也很快会被消费者遗忘。
同样感到压力的还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这些曾经的“神车”,它们的销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正是市场格局在剧烈变动中最真实的写照。
总的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轿车市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国产品牌凭借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发起猛烈总攻,从低端到中端,不断蚕食传统燃油车的地盘;而传统合资和豪华品牌则凭借深厚的品牌底蕴和稳定的产品力,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顽强防守,并寻求反击的机会。
这场新旧势力的大决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