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与吉利作为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质量表现呈现出差异化竞争格局。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数据、核心技术对比及用户真实反馈,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一、可靠性与机械素质
发动机技术
长安蓝鲸NE系列(1.4T/1.5T/2.0T)采用高压直喷+双涡管技术,10万公里平均故障率0.78%(车质网数据),但初代1.5T机型(如CS75)存在机油稀释问题。吉利雷神动力(1.5T混动/2.0T)的3挡DHT Pro混动变速箱平顺性优于长安iDD,但早期三缸机型(如领克01)抖动抑制仍需改进。
变速箱表现
长安全系标配爱信8AT,换挡逻辑成熟,但油耗较双离合高0.8L/100km。吉利7DCT湿式双离合由沃尔沃技术背书,传动效率92%,但低速蠕行偶发顿挫。两者在变速箱可靠性上各有侧重:长安以稳定性见长,吉利则追求传动效率与混动适配性。
底盘与车身
长安方舟架构(如UNI-K)车身扭转刚度达24000N·m/°,但底盘防腐涂层较薄,北方用户反馈6年后悬架锈蚀概率较高。吉利CMA架构(如星越L)继承沃尔沃安全基因,25%偏置碰撞A柱不变形,但悬挂调校偏硬,滤震性略逊于长安。
二、安全性能与测试表现
C-NCAP碰撞测试
吉利星瑞在2025年测试中以综合得分率89.4%获五星,主动安全得分率98.95%,尤其在侧面碰撞中对远端乘员的保护表现突出。长安马自达EZ-6(合资车型)同样获得五星,但长安主品牌车型(如CS75 PLUS)未参与2025年测试,其安全性能仍依赖历史数据(如2024款CS75 PLUS五星)。
主动安全配置
吉利星越L全系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刹停速度80km/h)、540°全景影像等功能,而长安CS75 PLUS高阶智驾版本需选装,基础版配置略逊。
三、质量稳定性与用户反馈
召回记录
长安在2024-2025年因车门锁止机构、安全带预紧器等问题召回CS55/CS55PLUS约21.5万辆。吉利主品牌车型同期无大规模召回,但极星4(高端子品牌)因电池继电器问题召回1867辆。
用户投诉热点
长安:UNI-V车机系统长期不升级、逸动车身生锈/变速箱漏油。
吉利:星越L雷神混动变速箱双连泵故障、星愿系列交车延迟。
两者投诉均集中在电子系统与装配工艺,机械部件故障率相对较低。
四、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布局
混动技术
长安蓝鲸iDD混动系统(如UNI-V iDD)纯电续航110km,但馈电油耗偏高(6.5L/100km)。吉利雷神Hi·P混动(如星越L雷神)凭借3挡DHT Pro实现“可油可电可增程”,WLTC综合续航1300km,实测馈电油耗5.3L/100km。
纯电领域
长安启源Q07搭载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400Wh/kg),但量产进度未明确;吉利极氪001 FR版配备800V高压平台,充电5分钟续航240km,技术成熟度领先。
五、售后服务与用户满意度
售后政策
长安CS75 PLUS提供“终身免费保养+整车终身质保”,覆盖范围广但部分4S店存在过度保养问题。吉利推出“3年0息+免费道路救援”,但基础流量仅包含远程控制功能,车机娱乐流量需付费。
满意度排名
2025年J.D. Power销售满意度研究中,长安以760分位列自主品牌第三,吉利754分排名第五,差距主要体现在交付效率与置换补贴兑现率。但在售后服务满意度(CSI)历史排名中,吉利连续12年位居前列,长安则以技术团队专业性见长。
六、选购建议
追求省心耐用:长安CS75 PLUS(爱信8AT+蓝鲸动力)更适合注重机械可靠性的用户,尤其北方地区需关注底盘防腐维护。
偏好科技配置:吉利星越L(CMA架构+高阶智驾)在主动安全与智能交互上优势明显,适合年轻家庭。
新能源优先:若预算20万以上,吉利极氪001的三电技术与续航表现更值得信赖;15万以内长安UNI-V iDD性价比突出。
避坑提示:长安需避开2022-2023款UNI-V(车机问题),吉利慎选初代雷神混动车型(变速箱故障率较高)。
总体而言,两者质量差距已大幅缩小:吉利在安全冗余与智能化布局上更具前瞻性,长安则在传统机械素质与售后政策上保持稳定。建议结合具体车型、使用场景及当地4S店服务水平综合决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