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披露高峰期,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压力下,资产负债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关键指标。由于汽车产业具有重资产、长周期特点,前期需大量资金投入,回报缓慢,导致高负债率在行业内较为普遍。
从2024年财报数据来看,无论是通用、大众等国际汽车巨头,还是比亚迪、上汽等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不过,国内外车企呈现出不同趋势,国内头部车企如比亚迪等,资产负债率下降明显。
深入分析负债结构,我们会发现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销量和营收越高,总负债往往也越高。但有息负债才是反映企业真实债务压力的关键,国际车企如丰田、大众有息负债高达万亿规模,而国内主流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对有息负债依赖度较低。
以同等规模的车企为例,福特和通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27%和76.55%,比亚迪仅为74.64%;福特和通用总负债在同期营收的占比超过100%,比亚迪仅为75%;通用和福特的有息负债分别占总负债的61%和66%,比亚迪仅为5%,偿债压力明显更小。
此外,应付账款也是衡量企业运营健康的重要指标,国内主流车企在这方面表现出色,体现出较强的供应链管控能力。虽然高负债经营引发关注,但综合来看,中国车企负债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并不高,高负债也并非等同于高风险。在汽车产业智电转型加速的当下,合理平衡资产与负债规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