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

各位老铁,我是用车社!

人生这出戏,谁说没有彩排?

学车这事儿,尤其对我们这些奔五奔六的“老司机预备役”来说,那感觉,简直是把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浓缩进了方向盘的方寸之间。

你以为只是考个证?

不,那是一场与自我极限的较量,更是一部充满悬念的个人史诗。

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有驾

科目二,究竟有多难?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它绝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场地项目。

那倒车入库,被网友冠以“绝情库”的称号,名副其实!

每天,我的脚底板就像被千斤重物反复碾压,只为精准控制那离合的细微张弛。

方向盘在手中,一会儿左打到底,一会儿右打到底,再回正。

可大脑偶尔短路,左回右回,或是少回一圈,那瞬间的空白,足以让你与及格线擦肩而过。

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有驾

更让人抓狂的,是那些“点位”的魔咒。

座椅,后视镜,这些细微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怕是一厘米的偏差,都可能让之前熟记的点位瞬间失效。

眼睛得像雷达一样扫描,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标记点,这份眼力与精准度,你敢说不挑战极限?

连续两天,我都在右倒库的泥潭里挣扎,车感这东西,仿佛与我绝缘。

教练不在身边,那车就像被施了魔法,纹丝不动,我束手无策。

科目二的五项考核,犹如五关斩将。

倒车入库无疑是最凶险的“拦路虎”,紧随其后的是坡道定点停车起步,稍逊一筹的是侧方停车,曲线行驶和直角转弯则相对温和,更像是给前面项目喘息的机会。

这排序,可不是我随意编排,是无数次实操后,血淋淋的经验总结。

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有驾

常听人说,“不学车,不知自己笨”。

这话,在我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

我们这把年纪,记忆力不如年轻人,反应也慢。

学个新技能,总得反复琢磨,才能勉强跟上节奏。

我原以为,只要肯下笨功夫,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总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所以,训练场上,我总是最晚离开的那一个,晚上回家,还得把教练的每一句叮嘱,细细地誊写进笔记本。

我有两天起得特别早,训练场空无一人,我像个虔诚的信徒,沿着那五个项目的路线,一步步丈量。

在每个点位前,闭上眼,在脑海里重现每一个操作细节。

然而,一旦坐进驾驶舱,那份自信又会瞬间崩塌。

点位错过,操作失误,那份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好几次,气急败坏之下,我真给了自己几巴掌。

教练的脾气好得出奇,从不厉声呵斥。

有一次,我甚至主动请求他骂我几句,好让心里那种自责能有个宣泄口,可他依然只是温和地指导,那份耐心,现在想来,真是难得。

当然,学车生涯并非全是灰暗。

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时刻,莫过于教练坐在副驾,指挥我驶入开放公路。

油门轻踩,车身向前,风从车窗灌入,那种自由驰骋的感觉,兴奋、刺激,又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紧张。

笔者那时才领悟,原来驾驶本身并不复杂,只是手动挡的换挡操作,需要手脚的精妙配合。

加挡加速,减挡减速,频繁的切换,犹如一场指尖与脚尖的舞蹈。

有时,因为过度专注,我甚至会忘记当前挡位。

特别是在红绿灯前,车流如织,起步停车间,手忙脚乱,生怕出错。

要知道,考试时可不允许低头看挡,这份压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有驾

一个星期前,我终于迎来了科目二的“大考”。

步入考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

我告诉自己,此刻,心如止水。

上车后,按照平日里千锤百炼的流程:调整座椅,系好安全带,检查仪表,随后挂挡松手刹,平稳起步。

前四个项目,我小心翼翼,操作谨慎,一路顺风顺水。

谁曾想,就在坡道定点停车前,电脑突然传来机械的宣告:“车轮骑压黄线,考试不合格!”

那一刻,晴天霹雳!

我慌乱中,车辆熄火,反复尝试启动却徒劳无功,最终,只能由安全员将车开回起点。

第二次补考,我再次深呼吸,将所有的沮丧抛诸脑后。

小心翼翼地完成前四个项目,再次驶向坡道。

然而,当车轮再次爬上坡道,那前次失败的阴影,如同梦魇般瞬间袭来。

内心深处对压线的恐惧,让我方向盘不自觉地向左偏离了一点。

我本能地转头扫了一眼右后视镜,就在这转瞬之间,发动机再次熄火!

电脑无情地播报:“停车后车轮距停车点超出多少多少米,扣100分,成绩不合格。”

“断肠坡”之名,果然不虚,它真的让我“断肠”了。

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有驾

首战科目二失利,我的心情倒也平静,并无大悲大喜。

考前已有所准备,深知其难度。

但这份平静之下,是对“断肠坡”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那份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最让人惋惜的是,我并非折戟于平日里最让我头疼的“绝情库”,却偏偏倒在了最后一个项目上!

彼时,心中不禁涌出一个念头:若当初选择自动挡,是不是就能“一把过”了?

当晚,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平日训练与考试的每一个细节。

回想起最初倒不进库的焦虑,曾让我好几个夜晚失眠。

这场考试的严苛,让我真切体会到“行路难,行路难”的滋味。

即便下次科目二侥幸通过,那科目三呢?

听闻其难度亦不容小觑。

反正我未来也不打算驾驶手动挡车型,何苦这般耗费金钱、时间与精力,反复折磨自己?

我毕竟还有D证傍身。

哪怕过几年想购置一台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全封闭三轮车,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省心省力。

而且,行业内有消息称,未来几年可能会推出C7驾照,专门针对低速电动四轮车。

相较于C1、C2,C7的报考费用与考试难度都相对较低。

若届时确有需要,再考一个,也未尝不可。

奔五学车太难,科目二连挂2次,我劝你:别再考手动挡了!-有驾

“不学车不死心,学了车死心了”。

这句话,我如今算是彻底领悟了。

如果最终选择放弃,我也不会后悔。

正如我当初决定报名学车一样,那也是一个无悔的选择。

至少,通过这次经历,我消除了几十年来对汽车那份神秘的好奇,也算是圆了自己有朝一日能帅气地手握方向盘,奔向远方的梦想!

人生路上,该追逐梦想时便全力以赴,该适时放下时便坦然释怀。

懂得适时放手,不失为一种智慧。

毕竟,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走到黑。

古人有言:“知止而后有定。”

明确界限,方能心境平和。

学车这段经历,无疑充实了我退休后的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独特的回忆。

各位正值“知天命”、“耳顺”之年,却心怀驾照梦想的朋友们,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给你们一点建议:若非特殊需要,真没必要选择小车手动挡。

自动挡,或是费用低廉、易学易考的三轮摩托车D证,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屏幕前的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学车考证经历?

我现在心里纠结万分,究竟是该咬牙坚持,继续考下去,还是就此作罢,将这份“学车档案”束之高阁?

期待你们在评论区分享经验,为我指点迷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