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上,比利时斯帕赛道,诺里斯在惊心动魄的F1大奖赛排位赛中拿下杆位,维斯塔潘意外滑到第4,汉密尔顿更是在Q1阶段早早出局,让全场气氛瞬间紧绷。
一开始,赛道气温只有19度,18台赛车早早进场准备。第一个飞驰圈过后,诺里斯就做出最快圈速,紧随其后的是勒克莱尔和塞恩斯。维修区里却出现了一点小插曲,斯特罗尔碰上了霍肯伯格,后者不得不更换新的前翼,节奏被打乱。汉密尔顿起步阶段速度一般,到了四号弯还因为超出赛道限制直接被删掉当圈成绩,最后只排在第16位,遗憾停步Q1。他身后还有科拉平托、安东内利、阿隆索和斯特罗尔一同出局。这种结果让不少人直呼意外,毕竟汉密尔顿上一场比赛还刚拿名次,这次却铩羽而归。
进入Q2后,多位车手试图抢占好位置。诺里斯依旧保持着一贯的稳定,又做出最快圈速。皮亚斯特里和勒克莱尔紧追不舍。但不少车手面临赛道拥挤和大后视镜问题,像皮亚斯特里就表达了比赛环境的复杂,“有些人得配更大的后视镜了”。维斯塔潘则在圈速通讯里直呼“没抓地力”,显然感觉这场排位不好过。这个阶段,奥康、贝尔曼、加斯利、霍肯博格和塞恩斯被淘汰。勒克莱尔激战之后,直呼自己“拉满了”,但还是和杆位擦肩。
决赛前的最后冲刺中,诺里斯状态火热,一路不停加速,突破极限。贝尔曼甚至在Pouhon弯做出了极限救车,险些失控。诺里斯顺利顶住压力,以微弱优势拿到杆位,皮亚斯特里和勒克莱尔分列二三位。维斯塔潘没能突破赛车和赛道的困扰,只能排在第四位。前十还有阿尔本、拉塞尔、角田、哈贾尔、劳森和博托莱托。
说起来,这场排位赛里其实早就埋下不少不确定因素。斯帕赛道本身就以复杂环境著称,天气瞬息万变,加上车辆技术状况和临场发挥,每个环节都能左右大局。汉密尔顿Q1出局,还有维斯塔潘无力冲顶,其实都和现场的细节密不可分。数据统计,这条赛道上赛季安全车出动率高达40%,每一圈都极具挑战。
这一晚,诺里斯用速度和稳定赢得杆位,也让所有人看到排位赛的悬念和变数。每次大奖赛,无论是晋级还是淘汰,背后都是无数细节和坚持。真正热爱速度和激情的车迷们,也许更懂得,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个“起飞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