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3 倍到 4 倍,小米 “轮轴比” 数学漏洞被揭穿!车企抄作业太尴尬

8月11日,一汽丰田企划部部长赵东在个人微博晒出小米官方PPT截图:小米YU7前后轮间距刚好塞进3个轮胎。按雷军的算法,这该叫“3倍轮轴比”。但赵东指出,专业算法是 轴距÷轮胎直径 ——塞进3个轮胎意味着 轴距=4倍轮胎直径 (3个轮胎间隙+前后轮各半截),实际比例应为4:1,而非小米宣称的3:1 。

赵东强调,自己作为985院校汽车专业科班生,第一次听到“轮轴比”时也懵了。因尊重雷军,他当场没敢反驳,事后找研发团队反复核实才确认:传统汽车理论压根没这概念,“轮轴比”纯属小米发明 。

赵东直接甩数据:小米YU7实车比例4倍,丰田BZ5同样4倍。若真做到3倍轮轴比(即轴距=3倍轮胎直径),车身会短如微型车,后排乘客腿都伸不直——这比例常见于农用拖拉机,乘用车根本不可能实现 。

从 3 倍到 4 倍,小米 “轮轴比” 数学漏洞被揭穿!车企抄作业太尴尬-有驾

小米发布会后,车企圈掀起“3倍轮轴比”跟风潮。东风日产N7宣传页标注“3倍轮轴比”,智己L6发布会PPT用加粗字体突出这一参数,享界S9T甚至将“3倍轮轴比”写入核心卖点 。

赵东犀利吐槽:“考试打小抄,连错误答案都抄!”这些车企未核实概念真伪,直接复制小米话术,结果集体翻车 。网友调侃:“小米定义新数学,车企秒变复读机。”

从 3 倍到 4 倍,小米 “轮轴比” 数学漏洞被揭穿!车企抄作业太尴尬-有驾

雷军提出“3倍轮轴比”时,为何业内无人质疑?赵东坦言,科班出身的自己因敬畏行业大佬选择沉默 。更深层的原因是,这类参数对普通消费者宛如“天书”——大多数人只关心数字大小是否“厉害”,不会深究计算逻辑 。

车企深谙此道:将主观设计美感(如车身比例)量化为“3倍”等直观数字,比讲解复杂工程原理更易传播。某车企营销总监私下承认:“用户觉得3>2就够了,谁管分母是直径还是半径?”

从 3 倍到 4 倍,小米 “轮轴比” 数学漏洞被揭穿!车企抄作业太尴尬-有驾

轮轴比争议折射出汽车营销的浮夸风气。某新势力曾宣称“续航1000公里”,实测仅700公里;某车企炒作“8分钟充满80%电池”,遭院士公开打假;智己L6将半固态电池包装成“光年固态电池”,模糊技术差异 。

国家发改委2025年多次警告“内卷式竞争”,点名参数虚标、恶意抹黑等乱象。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部分企业为抢市场不惜编造数据 。

从 3 倍到 4 倍,小米 “轮轴比” 数学漏洞被揭穿!车企抄作业太尴尬-有驾

参数大战催生用户逆反心理。某论坛投票显示,72%购车者认为“全球首创”“行业最优”等宣传词可信度为零;隐藏式门把手、流媒体后视镜等“伪创新”因故障率高遭大量投诉,成消费者购车排除项 。

赵东事件后,网友自发发起“打假车企神参数”话题,三天内阅读量破亿。一条高赞评论写道:“请用幼儿园数学和我说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