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

2025年了,谁还在看不起传统车企?吉利用725亿元的季度营业收入,狠狠甩给了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仅如此,归母净利润56.7亿元,新能源销量暴涨135%——这是一份让同行嫉妒得“柠檬精”附体的成绩单。问题来了,吉利到底用了什么“神仙操作”,让它的新能源业务爆发得如此凶猛?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一、老车企的逆袭,新能源销量暴涨背后的秘密

先来看看吉利这个季度交出的“成绩单”: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9万辆,同比暴涨135%。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旗下银河品牌——单季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214%,其中主打车型星愿更是卖出了11.7万台,直接夺下1-4月全品类冠军。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极氪品牌也毫不逊色。一季度营收219.6亿元,毛利率高达16.5%,新推出的007 GT车型上市第一个月就交付了1万台。

至于领克品牌,900系列的新车型上市后,大定订单突破3万台,覆盖了从15万到90万的全价格带。

这数据,别说是传统车企了,就算是造车新势力,也得乖乖服气。问题是,为什么吉利的新能源业务能涨得这么猛?

答案很简单:这不单单是销量的胜利,更是技术和战略的双重胜利。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二、技术为王,吉利用“无明火”电池和AI技术秀肌肉

新能源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技术的竞争。而吉利,显然是懂这个道理的。

比如说,吉利自研的“神盾金砖电池”,号称可以实现“无明火”的安全标准。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但它背后的技术含金量毋庸置疑——通过整合金砖电芯和神盾安全系统,这款电池不仅充放电效率高,还能有效避免电池热失控引发的自燃风险。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再看智能化,吉利的玩法直接“卷”到了行业天花板。GEA架构、星睿AI云动力系统,听起来很高深,但简单来说就是把AI技术深度嵌入造车逻辑。

举个例子,银河战舰车型具备“全场景、全地形、全能量”的主动切换功能,能智能适应不同驾驶需求。这不是炫技,而是实打实的用户体验提升。

而且,吉利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已经搭载了750万辆车,算法迭代效率提升了30倍。这些技术积累,让吉利在新能源领域不仅站稳了脚跟,还能“反杀”那些以技术见长的造车新势力。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三、资源整合,吉利如何让“老树发新芽”

技术是基础,但资源整合才是“老车企”的真正杀手锏。2025年5月7日,吉利宣布启动与极氪品牌的深度整合计划。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打通研发、生产和渠道资源,放大协同效应。

这背后,是吉利一直推行的“两横七纵”战略——通过技术布局,把AI技术渗透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深度协同,不仅让吉利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让它的产品开发速度远超同行。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不仅如此,吉利在海外市场也下了大棋。一季度出口量8.9万辆,同比增长显著。

为了实现本地化,吉利在埃及、印尼、越南等地新建了工厂,推动银河品牌车型实现本地化制造。而极氪品牌更是杀入了40多个国家市场,领克品牌也在欧洲开设了百家门店。

从国内到海外,吉利的版图正在“悄无声息”地扩大。

卖33.9万辆新能源车,吉利用实力诠释:老车企也能玩转AI造车!-有驾

四、从传统到智能,吉利的转型样本

从财务数据到技术积累,吉利的表现堪称传统车企转型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技术积累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战略眼光的胜利。

其实,这两者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

吉利靠什么?靠的就是“技术安全为根基、AI智能为引擎、协同整合为助力”的组合拳。

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实现了传统与智能的无缝连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跃迁,更是一场观念的革命。

回头看,这家曾经被贴上“传统车企”标签的公司,交出了一份让行业瞠目结舌的成绩单。而它的成功,也许正是传统车企转型的最优解。

结语

新能源时代,传统车企真的能靠实力翻身吗?吉利用725亿元的季度营业收入,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

它的成功,既是技术积累的结果,也是战略选择的胜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吉利的模式,究竟能否被其他企业复制?它的成绩单,是不是行业转型的普适模板?

这些问题,也许还需要时间来解答。

最后,问问你自己: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你会选择“造车新势力”,还是像吉利这样的“传统巨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