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汽车要不要加装“防虫网”这个话题,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在不久前,一辆国产高端品牌的越野车在西藏地区行驶时突然发生了故障,停在了路上。
从现场的照片能清楚地看到,这辆车的车头部分,特别是进气格栅的位置,被一层厚厚的泥浆和杂物完全糊住了。
汽车厂商的高管在事后很快做出回应,指出故障的直接原因是车主自行加装了一张防虫网,这张网被泥污堵塞后,严重阻碍了发动机的散热,导致了系统过热保护,并非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这个事件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立刻在广大车主群体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一张小小的网,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能让一辆几十万的车“趴窝”吗?
它到底是保护爱车的“神器”,还是一个多此一举、甚至有害无益的“智商税”产品?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下。
首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是否安装防虫网,我国南北方的车主们几乎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态度。
在北方,尤其是在华北、东北等地区,很多车主认为防虫网是春夏季节的必备品。
这主要是因为北方许多城市都种植了大量的杨树和柳树。
每到春末夏初,漫天飞舞的杨絮和柳絮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种看似浪漫的“四月飞雪”,对于汽车来说却是个不小的麻烦。
当车辆在路上行驶时,这些轻飘飘的絮状物很容易被吸附到车头前方的散热器上。
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尤其是在跑完高速之后,散热器的表面就会被糊上一层厚厚的、如同棉被一样的絮状物,严重堵塞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使得空气无法顺畅流过,散热效率大大降低。
除了杨柳絮,在内蒙古、新疆等一些牧区或者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夏季的某段时间内,蚊虫数量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驾驶车辆行驶在这些地方,有时会像一头扎进了一堵由无数小飞虫组成的“墙”里,场面十分惊人。
这些飞虫的尸体和体液会瞬间覆盖整个车头,不仅影响视线,而且清理起来极为困难和恶心。
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下,一张防虫网就能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将绝大部分的杨絮和飞虫挡在最外层。
这样一来,车主只需要定期清洗或者更换这张网就可以了,相比于拆下整个保险杠去深度清洗散热器本体,无疑要方便和经济得多。
然而,将视线转向南方地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广东、福建等地的车主看来,虽然夏季蚊虫也不少,但似乎远没有到需要专门加装一张网来防护的程度。
在他们看来,这东西不仅可能影响美观,还显得有些多余。
因此,在南方城市,路上跑的车很少能看到加装防虫网的。
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恰恰说明了防虫网本身是一个针对特定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抛开这些特殊环境,从车辆设计的科学角度来看,加装一张网到底会对汽车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就要从汽车的散热原理说起了。
汽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运行,就需要一套高效的冷却系统。
这套系统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吸收热量,然后流向位于车头部分的散热器;散热器由密密麻麻的金属鳍片组成,当车辆行驶时,迎面而来的冷空气穿过这些鳍片,带走冷却液中的热量,使其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再流回发动机,如此周而复始。
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
空气流量越大,散热效果就越好。
加装一张防虫网,无论它的网眼做得多大,材质多好,它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散热器前方形成一道额外的阻碍。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类比:夏天在家里,打开一扇没有纱窗的窗户和一扇有纱窗的窗户,吹进来的风量和风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防虫网对于汽车散热器来说,就扮演了“纱窗”的角色。
它会实实在在地降低撞向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
有人可能会说,汽车散热器后面不是有电子风扇吗?
堵车或者低速行驶的时候,风扇会启动,强制抽风散热,所以没关系。
还有人认为,在高速上开车,车速那么快,迎面风那么大,一张小小的网根本不算什么。
这些看法其实都有些想当然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汽车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是经过汽车工程师们成千上万次计算、模拟和风洞试验后得出的最优解。
车头那个看起来只是为了美观的进气格栅,实际上蕴含着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工程师们不仅要考虑如何让最大量的空气顺利进入,还要设计特定的导流结构,让气流能够均匀地吹过整个散热器,甚至利用气流在发动机舱内形成的高低压区来辅助散热。
这套原厂的散热系统,是在散热效率、燃油经济性、风阻系数和美学设计之间取得的一个精密平衡。
而当我们自行加装一张平整的防虫网时,就相当于打破了这个精密的平衡。
它直接改变了车头迎风面的气动特性,把工程师精心设计的导流效果给破坏了。
电子风扇的设计也是基于原厂状态下的进气量,增加了额外的阻碍,风扇就需要用更大的功率运转,或者在同等功率下,其实际抽风效果会打折扣。
在高速行驶时,虽然迎面风压很大,但这张网同样会产生阻力,减少最终到达散热器核心区域的有效风量。
有研究数据表明,散热器表面被异物覆盖的面积每增加10%,冷却系统的核心温度就可能上升十几摄氏度。
如果一张防虫网因为没有及时清理而被飞虫、泥沙和树叶糊住,其堵塞效果会成倍增加,最终导致发动机水温过高,轻则系统限制动力,重则就像新闻里那辆车一样直接“趴窝”,甚至可能对发动机造成永久性损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汽车防虫网并非一无是处,但也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加装的“万能神器”。
它更像是一个“专用工具”,应该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使用。
如果您生活在杨柳絮纷飞的北方城市,或者需要经常驾车穿越蚊虫密集的地区,那么在这些特殊季节里,临时加装一张质量合格、网眼相对稀疏的防虫网,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并且方便清理。
但关键在于,一定要做到勤检查、勤清理,确保其通风顺畅。
并且,在这些特殊时期过去之后,最好还是将其拆除,恢复车辆原厂的散热状态。
对于绝大多数在普通城市道路环境中用车的车主来说,其实并没有加装防虫网的必要。
保持散热系统清洁的更好办法,是在每年进行车辆保养时,请维修师傅用高压气枪,从散热器的后方往前吹,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卡在鳍片里的灰尘、小石子和树叶等杂物清理干净,这才是对车辆更负责、更科学的维护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