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电动车车主都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把速度调得越慢,车就能跑得越远?你以为像乌龟一样慢吞吞的溜,电池就会乖乖撑更久?其实还真没这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说说电动车速度和续航之间那些门道,看看48伏、60伏、72伏三种常见车型,究竟哪个速度最省电,到底能跑多远。
先来点大家都听得懂的:电动车要想跑得远,关键看怎么用电。用得省,就是王道。谁都知道,风阻、摩擦这些东西速度越快越厉害,骑个破自行车在风里和跟堵车一样难受。电动车当然也不例外。速度一上去,风阻呼呼的,电机拼命转,耗电那叫一个快。但这并不等于速度越慢越省,毕竟人家电机和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可不是“几步一刹、溜溜达达”。太慢了也憋屈,反而效率低。这就像做饭,火太大糊锅巴,火太小锅里稀泥不熟,还是得讲究个合适。
再说实际点,48伏、60伏、72伏这仨主力车系,隐藏着各自的“最省电小妙招”。咱分别掰扯掰扯。
先说48伏,这哥们就是你们常见的“新国标小电驴”,动力一般不会太猛,功率就在三四百瓦,时速死死卡在25公里以下。这个速度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刚刚好,不会飞起来,也不至于被自行车超。按理说,这类电动车的“经济时速”就在15到20公里每小时之间。就好像逛公园那样,既不会太憋屈,也不用担心耗尽家底。比如一辆48伏20安时电池的车,理论上能逮着个好天气跑个60公里。要是你老老实实以18公里时速滑过去,实打实能干到50公里一趟。如果你闲着没事慢到极点,只跑个9、10公里一小时,还想多跑点,结果会让你有点失望,谈不上多省,和经济档差一截,续航少个五六公里是常有的事。
再来看60伏,这档车型多数是电动轻骑摩托,挺适合骑着上下班,远点也不怵。通常搭配500瓦到800瓦电机,最高时速三十多四十公里,对路况包容性强些。60伏的经济区间会提一点,20到25公里每小时最舒服。这时电机不至于张牙舞爪,电池也不会哭着喊救命。举个例子,60伏20安时的车,理论能溜个80公里。如果踏实维持在22公里时速,基本能实际跑到75公里。心里一冲动,速度干到35公里每小时,别以为自己是风一样的男子,电量消耗立马见血,剩下的路也就50公里了——损失快一半,好家伙,比跟老板讨工资还心疼。
最狠的要数72伏,这类电动车外挂千瓦级大电机,主打电动摩托,速度凶,动力足,不吓人都难。最高速四五十公里打底,快的能上六十。它的最佳续航区间其实更高点,大概25公里每小时左右。你以为骑这么慢是浪费引擎?真不是,这时候电池、电机配合默契,好比高手过招稳中有进。比如搭个72伏38安时大石墨烯电池,官方号称能扛住200公里,不吹牛。如果老老实实地维持在25公里时速,实测能顶住接近200公里的耐力赛。速度一提到40公里,瞬间掉坑只剩160公里了,表面上多了点飞驰快感,其实钱包和腿都皱了。再慢一点,降到15公里每小时以下,也没见续航再涨,反而只能勉强摸到180公里线,反而还吃亏了。
其实这里面有个“经济时速带”说法,翻成中国话就是——做事别走极端,凡事留点余地。电动车跑得再慢,也不能超出自己的操控舒适度和电池、线路负担。动力和能耗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制衡的。风阻这个事情,随着速度增大不是线性的,你甩开油门,风阻来的可是一浪高过一浪,速度翻一倍,阻力能上四倍。再快电机也扛不住,像头卷进旋风里的猪,被电池拉着拼老命。
很多骑友买了新电动车,总想着轻踩慢骑,节约每一滴电,其实长时间超低速,电机效率也会掉队。电动车不像溜达地铁,不停被电池强供低速低功率,憋出毛病也是家常便饭。速度太慢,爬坡、过坎、启动频繁,容易把电机拖进最吃力的档口,噪音高、发热高,还可能引发控制器过热,得不偿失。好比磨洋工的员工,慢工出不了细活,老是摸鱼还坏了机器。
速度再快,风爽得没边,代价却是电池荷包要瘦身。很多人一味地追求“快”,殊不知一脚下去,电机、电池正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噙着泪水哀嚎。越快能耗越脱线,一不小心成了电桩常客,续航缩水当场,指望远路通勤那是白日做梦。
对于市面上的48伏、60伏、72伏电动车来说,聪明点就是照顾好自家这台小电机。速度选在经济区间,不浮不躁,出行压力小,电池耐用度高,续航表现也香。谱下来一看,48伏车型的15到20公里每小时,60伏车型的20到25公里每小时,72伏车型的25公里每小时上下,这些速度就像萝卜炖牛腩,温火慢炖出鲜香。骑快了半道抛锚,骑慢了像老太太推车,都不是最佳解。大伙在用车路上别死抠一个“慢”字,更别痴心妄想突破极限,省一点是一点,到头来反而误了正事。
比方说,有的车主觉得开慢点就能多两个来回,硬生生把速度调低到自己都快睡着的水平;有的又总想骑着电动车干出租,油门一拧到底,“丝滑带劲”,结果一个半小时下来电量直奔见底;还有的遇上下雨泥坑,零零碎碎走走停停,以为速度慢更省电,却不知此时电机负荷比登山还狠。其实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一个道理:骑电动车,图的是经济适用,不宜一刀切。
当然,现实生活不光有理论,路况、载重、气温乃至驾驶习惯都能影响实际续航。载重多点,电池压得喘气,风大天冷,电池状态闹脾气,上下坡路走得多,电机要加班……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稳在经济档位,续航也很难突破理论极限。正所谓山不转水转,懂得变通才好过日子。
还有一点,电动车的电池类型也会有差别,铅酸和锂电池谁更能抗造,大家都心里有数。现在主流还是锂电池,轻便、容量大,续航表现更可靠。你别指望铅酸电池撑起百八十公里的长途,做梦还得掂量下钱包和实际需求。
有人问,那有没有啥操作能让电动车又快又省电?说句实话,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还真没有。你想追风,续航肯定少点;你慢慢欣赏沿途风景,跑得更远,但效率没了。种菜、养鱼、开车,哪有只赢不亏的门路。倒是想长久用电动车,平时别老暴力加速,养成提前减速、滑行的好习惯,定期检查轮胎和刹车,行驶过程中别老刹停,也算是省电小窍门。
有人吐槽,说自己平时骑电动车总怀疑续航缩水,是不是厂家夸大宣传?其实厂家宣传的理论续航多是在理想环境下测试,没人、无遮挡、天气暖和、路面平滑。可到了日常生活,谁不是带着大包小包,顶着风雨泥泞赶早挤晚?续航缩水点很正常,别觉得被骗,和说自己高考数学差了三十分一样,这都叫“实际情况打脸理想目标”。
路上你要是遇见一个总骑着七八千块钱大功率电动摩托满城飞的主,赶时间也别羡慕他开得快——咱心里清楚,一箱电扛两趟就是极限,陪充电桩约会次数跟早高峰打卡差不多。倒是那些讲究实用的人,懂得在合适的速度守住续航底线,这才是“功到自然成”。
所以,到底汽车该开多快最省电?记住,电动车有自己的脾气和舒适区,慢有慢的功劳,快有快的代价,最关键的是把速度掌控在那条不起眼但管用的线上。既能少麻烦充电,又能不会耗尽动力,通勤、办事都能应付自如。
最终,电动车的“省电秘籍”不过就是一句话:中庸之道,恰到好处。谁都不是比赛场上的冠军,也不需要和时间赛跑。选对适合自家的骑行速度,轻松上路、平稳回家,续航自然不会让你失望。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