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甩出王炸,MG S6自研SUV专利曝光

一张设计图纸的意外泄露,让车圈炸开了锅。

就在上周,海外汽车论坛突然流出MG S6的专利图,车头贯穿式灯组和溜背造型瞬间刷屏。

上汽甩出王炸,MG S6自研SUV专利曝光-有驾

评论区有人惊呼:“这车和特斯拉Model Y也太像了! ”

这让人想起三年前MG Marvel R的惨淡收场。

当年那款贴着MG车标的荣威换壳车,在欧洲碰撞测试中栽了跟头,销量始终被Model Y压着打。

而这次曝光的S6,从车架结构到三电系统都刻着“上汽自研”四个字。

专利图里的细节暴露了MG的野心。

前机盖下方藏着可升降激光雷达,车顶行李架位置预留了太阳能充电板卡槽。

尾门右下角的“800V”标识格外显眼,这意味着充电速度可能比Model Y快一倍。

尺寸对比更是充满火药味。

流出的参数显示,S6轴距比Model Y长出5厘米,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塞进2.8米长的冲浪板。

车头取消了传统进气格栅,前备箱容积比Model Y多出50升,刚好能塞下两个登机箱。

内饰设计藏着中国品牌的杀手锏。

方向盘上的物理按键全部消失,挡风玻璃化身55英寸AR-HUD投影屏。

座椅缝线里缝着微型震动马达,导航提示不再靠声音,而是用不同频率的触觉提醒。

电池技术玩出了新花样。

上汽甩出王炸,MG S6自研SUV专利曝光-有驾

专利文件里提到的“蜂窝式底盘”,把电池组分割成96个独立模块。

就算有单个电芯故障,系统能自动隔离问题区域,续航里程只会损失1%,不用像特斯拉那样整个电池包返厂。

智能化配置直接向特斯拉宣战。

车顶隐藏的四颗卫星天线,支持北斗和星链双模定位,隧道里也不会丢失信号。

车门把手里嵌着指纹识别模块,车主靠近时会主动调整座椅角度和空调温度。

价格成了最狠的底牌。

澳洲专利文件泄露的制造成本显示,S6硬件成本比Model Y低18%。

业内预测这款车可能贴着成本定价,用28万的起售价撕开特斯拉的利润护城河。

营销套路也换了打法。

上个月刚注册的“MG超充”商标,被扒出要在高速服务区铺设液冷充电桩。

这些充电桩功率比特斯拉V4超充还高25%,但只对MG车主开放。

欧洲网友已经坐不住了。

有人在推特发起投票,62%的参与者表示愿意放弃Model Y的订单等S6。

德国汽车媒体扒出,S6后保险杠预留了拖车钩接口,明显冲着欧洲人的房车文化而来。

上汽甩出王炸,MG S6自研SUV专利曝光-有驾

最绝的是售后保障方案。

泄露的内部文件显示,MG打算推出电池终身质保服务,前提是车主同意共享充电数据。

这个套路和特斯拉完全相反,后者要收每年1200美元的数据订阅费。

车机系统藏着中国互联网的血统。

斑马智行接入了支付宝生态,充电可以直接用蚂蚁积分抵扣电费。

语音助手能识别二十种方言,连“倒车往左挪一筷子”这样的土话都听得懂。

安全配置玩得更大胆。

A柱里埋着六个气囊传感器,碰撞时能分五段展开安全气囊。

车底暗藏四个弹射阻尼器,系统检测到侧翻风险时,能把车身瞬间抬升8厘米防翻滚。

这次连充电枪都成了黑科技。

专利图里的充电枪带自清洁功能,插电时会先用离子风除尘。

枪头藏着紫外线消毒灯,充电顺便给方向盘和门把手杀菌。

特斯拉车主论坛开始出现动摇派。

有人算过一笔账:S6每年能省下2.3万元超充费用,够买三台最新款iPhone。

上汽甩出王炸,MG S6自研SUV专利曝光-有驾

更狠的是车载冰箱能装下24罐啤酒,Model Y的冷藏箱只能放12罐。

经销商渠道也在憋大招。

流出的培训资料显示,MG计划在商场展厅搞“动态试驾舱”。

顾客坐在固定座椅上,戴着VR眼镜就能模拟百公里加速和麋鹿测试。

这次连车漆都在炫技。

专利文件披露的变色龙涂层技术,能让车身颜色随温度变化。

夏天显示冷色调降低空调能耗,冬天变成深色吸收太阳能。

中控台的实体按键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全息投影控制面板,手悬空比划就能切歌调音量。

空调出风口藏在贯穿式灯带里,风向通过激光定位自动追踪乘客位置。

最狠的招数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车身用上歼-20同款隐身涂层,能把雷达波反射率降低60%。

开在高速上,测速摄像头要靠近到50米才能拍清车牌。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