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在想,花十万块钱买辆纯电轿车到底值不值?什么时候电动车能真正走进普通家庭?新款埃安AION RT的上市,可能就是一次值得琢磨的答案。
咱们先问自己一句,一台车你最在意啥?外观?动力?配置?性价比?其实很多人也许想的是:“我买车就是出行方便,能省心省钱,最好还能有点面子。”现在电动车越来越多,这车那车都说自己牛,但真把选择摆在眼前,还得细细掂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到底有没有比油车更好的地方。
看AION RT这回搞的这阵仗,4个车型,9.98到12.38万元的指导价,最大能跑650公里,乍一听,这数字够亮眼吧?是就车贵还是便宜?十万出头的纯电轿车,以前可不敢想,之前动不动就要20万往上,现在扎堆到这个价位了,无论咋说,“还得看到底东西值不值”。
说实话,先看外观,AION RT是那种一眼看上去挺有未来感的车。车头圆润,线条流畅,前脸很干净。厂家说是仿“迅猛龙设计理念”,但你说咱老百姓真知道个啥迅猛龙长啥样吗?那不一定,大部分人还是看“顺眼不顺眼”。说白了,这套设计没啥花里胡哨,但够低调不俗。还有一点,风阻系数做到0.208Cd,这数值挺牛的,比不少合资轿车还低,这和啥挂钩?挂钩省电!电动车能跑多远,风阻低了就少费点电,开高速也舒服点,能省电就是实惠。
车身多大?4865mm的长度,轴距2775mm,空间上算是中型车了。很多家庭买车就图个空间大一点,休息、拉货、后排坐人都更舒服。说到色彩,AION RT有七种颜色,看起来厂家就打算给年轻人和家庭用户更多选择,不是只让你买黑买白买灰,愿意鲜艳点也可以。
那内饰呢?现在年轻人也讲究车里的调调。AION RT把内饰也弄得很极简,屏幕够大,14.6寸的中控屏,看上去就“科技范儿”,人机交互一块上了ADiGO系统,新PAD桌面还带各种App,日常用都方便。车内用的材料,也敢说高频触摸都是软包,座椅也搞了“双层高密度海绵填充”,包裹感好,支撑性也行。其实这些设计,啥意思?就是让你“坐着舒服”,用着也觉得值,不会像以前的电车,一坐就觉着有点糙。
最牛的,还是背后那句“前排一键放倒就能变大床房”。买车的人肯定心里会想,哪天临时长途出差、带孩子或者周末出游,能躺车里睡觉真是香。这设计不稀奇,但能规规矩矩做到面面俱到,说明厂家是为“实用派”考虑得比较到位。后备厢540升,门槛低,开口大,4个24寸加1个20寸的行李箱能塞下,这点不用多说,家用、商用都挺合适。
再看“智驾系统”,现在车都在卷智能化,谁都说自己遥遥领先。这台车主打的无图高阶智驾,意思是啥?就是你不用依赖依赖地图也能跑。配备了126线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的算力,第四代端到端大模型能实现场景覆盖率高达99%,特别是在没画线、没导航地图的路上还能自主开,这个“黑科技”,肯定是吸引那些“爱尝鲜”的用户。但你要说有没有风险,肯定有,毕竟道路千变万化,智驾再牛,也不能放松警惕。就像有人说,智能驾驶不是用来省心的,是用来“多一份把握”。这技术潜力很大,但还需要大家慢慢摸索、理解,不要全信,也不能全弃。
动力总成和续航这块,AION RT继续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一共俩版本,55.1和68.1度电,能跑520公里和650公里。这数据说出来都挺乐观,但大家用车不是都跑到极限,正常城里通勤、偶尔长途,500公里续航其实足够。还有快充技术,能做到10分钟加160公里或者200公里,这对于很多电车用户来说是救命稻草了。你试想,平时赶时间,电量少了,还有个快充能撑下去,这就让“电车焦虑”少了一大半。
说到这里,其实还有个关键问题,到底电动车是不是未来的车?有没有必要现在就转入纯电阵营?答案其实见仁见智,但从价格、配置、技术到续航,如果你不是特别依赖远途,城市里开、偶尔省内跑跑,AION RT这样的车其实现阶段已经基本够用了。如果预算有限,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犹豫,这车能让你体验到完整的“新技术”,又不会花太多预算,应该是“最均衡”的选择之一。
其实很多人都担心电动车的“二手残值”、“电池衰减”、“充电不便”,这些问题无论谁家电车都不敢打包票,但是汽车大势已定,电动车肯定会越来越多。咱们也不一定非要一头扎进去,但你如果看好“技术升级、经济成本”,现在入手其实不算亏。
再看看AION RT和市场上的小鹏MONA M03、深蓝SL03同台较劲,厂家都在琢磨怎么把配置做得不差,价格做得更亲民,技术做得领先。消费者其实是最大的赢家,你手里十万出头,能买到一台兼顾配置、动力、续航、智驾,还有不错空间的纯电轿车,比起前年同价位的油车,多多少少体验感、舒适感“都上去了”。
你问“为啥AION RT不把钱砸在动力?为啥不改变外形?为啥主要改配置和价格”?其实很简单,现在市场上,电动车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买贵了”,不能让用户觉得“花了冤枉钱”,而又得满足那些对新鲜科技、智能驾驶有追求的人。很明显,咸鱼翻身不是靠做一台没人买的新车,而是靠真正让最多人能用上的配置和价格。这思路其实比啥都实在。
有时候我们纠结“智能驾驶有用吗?座椅舒服有必要花钱吗?多一块大屏是不是鸡肋?”但细想一下,车的功能未必都要人见人爱,只要它能贴合你自己的生活、用的顺手,价格合理,那才是真的值。对于AION RT来说,厂家优化成本、增加配置、提升续航,核心就是为了让普通人也能用得上电动技术,让家庭不用担心“买车负担”。
另一个值得琢磨的是,电动车已经从以前“有钱人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家庭的新选择”,你十万块就能买到以前看起来很遥远的功能和体验。这本身就是汽车市场的巨大变迁。哪怕你只是城市代步、上下班通勤,现在选择纯电其实也能省下油费、维护成本。等电池技术再提升、充电站再密集些,电动车的“普及临界点”马上就要到来。
当然,咱们也不用把电车神化。就算AION RT配置再好,技术再先进,依然有几个坎:冬天续航缩水、电池寿命、长途充电麻烦,这些都不能回避。但厂家也在努力解决,比如有了更高效的快充,冬季预热系统,电池安全技术,这些都让电动车渐渐成为“主流选择”。
咱们换个角度讲,十万块买AION RT,你得到的是一个“主流配置”,大空间,长续航,智能座舱,智驾辅助。和同价位油车比,体验感上去了、用车成本下来了,面子上也不丢。买这车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冲着“炫技”,而是追求“性价比”的一种体现。
未来还有啥?其实大家心里清楚,智能化是趋势,新能源是趋势,靠配置卷死对手也许不是长久之计,但让普通人用得起、用得上的电车,就是厂家最聪明的路。AION RT这回上市,根本逻辑其实不是做市场的惊天之举,而是实现“最大众化”,让更多人能“无痛切换电车生活”。这是现在所有新能源汽车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买车还是回归本质,值不值,合不合适,能不能给到想要的体验,这些才是关键。AION RT这次把价位门槛降得更低,把配置往上堆,也算是给了市场一个新答案。你要是想入手纯电轿车,这车值得一看;你不想碰新技术,也别着急,反正现在市场是越来越多人能“试一试”,结果总归都是让用户受益。
最后还是那句话,车不是用来炫的,是用来过日子的。配置再高,技术再新,价格不过十万,其实是当下能选到的最好的“未来体验券”之一。如果你愿意迈出一步,AION RT很可能会让你对“电车生活”有个全新认识,也许,这就是它最值得被看到的地方。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