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车评人陈震在微博分享了一组法拉利SUV Purosangue的照片,并配文纪念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之子皮耶罗·法拉利的80岁生日。
原本是致敬经典的温情操作,却因撞上小米YU7的发布会时间,意外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发现,法拉利当天发布的定制车漆“Verde Dora”与小米YU7主打的“宝石绿”配色高度相似,而陈震的微博被解读为“暗讽小米抄袭”。
尽管陈震强调“没提小米一个字”,评论区仍被质疑声淹没,甚至登上热搜。
另一边,小米专注于发布会未作回应,而法拉利大中华区公关总监也无奈调侃:“能请老爷子换一天生日吗?”
时间撞车≠故意挑事,舆论是否过度敏感?
陈震选在皮耶罗生日发法拉利照片,本是车迷的常规操作,但巧合的是,小米YU7的发布会和法拉利新车漆发布“撞期”,导致网友自动脑补出一场“内涵大戏”。
事实上,车企发布会日期往往提前数月敲定,雷军未必刻意“碰瓷”法拉利。
而陈震作为资深车评人,分享品牌动态实属本职,却被扣上“引战”帽子,多少有些冤枉。
汽车设计“撞脸”成常态,为何小米总被盯上?
从SU7被指“撞脸保时捷”到YU7 “撞色法拉利”,小米似乎总陷入设计争议。
但平心而论,汽车工业发展百年,外观设计早已高度饱和,相似难免。
比如法拉利的“Verde Dora”灵感源自60年前经典车型,而小米的 “宝石绿”也是行业常见色系。
与其纠结“像不像”,不如关注核心技术:小米的电机、智能驾驶等创新,才是国产车崛起的底气。
顶流车评人成 “舆论放大器”,理性讨论去哪儿了?
陈震一条微博价值 “50万”的调侃并非空穴来风。
作为车圈顶流,他的动态天然被赋予 “行业风向标”意味 ,甚至被粉丝和黑粉当作 “战场”。
但这场争议中 ,双方都陷入了 “为吵而吵”的逻辑: 米粉捍卫品牌无可厚非,但上升到人身攻击实属过激; 陈震 的强硬回怼虽显委屈,却也加剧了对立 。
车圈需要专业点评,而非情绪化互撕。
这场 “生日引发 的血案 ”表面是设计 撞款之争 ,实则 是舆论 场 情绪化表达 的缩影。
当网友忙着站队互喷时,不妨想想 :如果 雷军真选了 法 拉 利老爷子的生日 "搞事情",那也只能夸一句 "这热点蹭得够大胆"!
毕竟 ,国产 车要超越经典 ,靠的不 是 "像谁" ,而 是 "成为谁" 。
点赞转发 ,聊聊你的看 法 : 小米 YU7 的 "宝石绿",到底算不算高级致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