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特别喜欢盯着明显的问题盯着猛看,结果真正要命的地方还被我们忽略了。怎么说呢?二战时期的B17轰炸机补强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过。那个经典的悖论,很多人以为看见飞机弹孔多的地方就该加强,结果恰恰相反,得补那些“没弹孔”的地方,因为那些被打中的,早就摔在草地上回不来了,只有“侥幸”没被打到的重要部位的飞机才能安全落地。这思路逆天吧?不是说“眼见为实”,而是“眼见有误”。
这么一类思维其实生活中处处都能见着。比方说汽车行业,那就说说腾势N9吧。这个车主打的是高端智能SUV,市场上也算是花了不少心思。但是我就琢磨着,这车其实走到了一个B17补强的思维误区。你看腾势N9一直在宣扬自己什么动力牛、操控好、配置高,鱼钩测试破记录,零百弹指一挥间。这些优点确实很厉害,测评网站打分也高,很多车主一上来就夸这些。但是你要是静下心来扒拉销量和竞争对手情况,问题就来了。
比如问界M9、理想L9、领克900、宝马X5这些竞品,你会发现它们的动力表现也不总是最突出,但是销量却妥妥地把腾势N9甩在后头,理想L9甚至还比腾势N9销量高一倍。这说明什么?不是动力、操控这些高分就扎稳了“群众基础”,反而是外观、内饰、空间这些“没那么显眼”的地方才是决定性的。你看懂车帝的口碑数据:腾势N9动力、操控、配置很牛,但外观、内饰、空间打分反倒是落后其他几个竞品。你再一对照卖得好的车,哪个不是外观时尚、内饰精致、空间宽敞?你让腾势N9“硬刚”动力,消费者却更在意坐在车里舒不舒服,看着顺不顺眼,家人是不是坐得空间够大。
有时候问题不是你比别人差多少,而是你没有抓住消费者的刚需。在这个价位买车的客户,大部分心里盘算的是“家用舒适,空间大小”,而不是“低调炫技、操控极限”。腾势N9明明在动力、配置上已经很有优势了,却还在这三个点花大力气补强,“加强易三方”,但完全忽略了那些“被忽略的要害”。你就像把B17的机翼炸裂补上铁皮,却不知道发动机一旦被打中飞机就永久秀逗,返航都返不回来。
其实腾势新一代车型好像也在试图做一些改变,比如外观上丰富了配色,新增了8粒颜色,看起来时尚度有些提升,这确实很重要。毕竟这个圈子,外观够拉风,进店率立马就涨。但遗憾的是,内饰的配色升级没跟着外观齐步走,只是加了三个,空间也是没大的变化。说白了就是“补得不到底”。你给外表刷了新漆,看起来高级了一点,那也是有用的,但核心体验还没有真正舒坦。车主开几年后觉得驾控好,但家人坐着嫌空间不够用,颜色单调没个性,最后买的时候还是优先考虑那些整体舒服的车。
我其实特别想问:到底在补强什么?你是给工程师、评测师壮胆,还是让普通消费者用着真的轻松自在?很多车企都在主打“极限性能”,但你去看问界M9这些车你就明白,真正取胜的是让车主一家老小都满意,而不是单点突破的黑科技。你要是真的想销量上来,不如缩一缩“性能肌肉”,换大点空间、重视内饰配色、外观做得再时尚点。你要知道,腾势的操控性能已经在很多主流测评里数一数二了,再强,突破天花板又能多卖几个?
别把“易三方”当成所有问题的解药。易三方是啥?是华为的高性能平台,用起来确实让很多车的数据亮眼。但你就想啊,已经有高分了还要加分,这分加上去有多大意义?消费者的账本不是看你是不是“宇宙最快”,而是能不能“全家出游不拥挤,老婆孩子都喜欢”。腾势N9如今要做的,是在市场定位上做“短板补强”,不是“长板再加1米”。你如果能把外观做得亮眼一些,内饰全系多色可选,让空间再宽大点,所有体验自然就全面了。
其实车圈里这种“只见弹孔不见要害”的事不少。有些车企一直钻研动力,就像武林高手天天苦练“心法”,可江湖上流行的是“拳脚好看”——大空间、大屏幕、座椅舒适、氛围灯浪漫。你跟着消费者的生活节奏走,销量才能水涨船高。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让买家掏五十万买个车,还在给他讲“鱼钩测试多少公里”,他只想问副驾驶够不够宽,第二排能不能伸腿,颜色有没有更潮的。
26款腾势N9有进步,但远远不够。8种外观配色说白了就是把车衣做得漂漂亮亮,方向对了,但不能只沾点边,得全方位发力。内饰配色和空间优化还需要更大飞跃。你要是再出一款,把第四驱电机减掉,空间一扩,车子一下显得舒展,坐进去那感觉才是“进化”。
其实有时候车企也挺难,“手里的技术就是优势”,不用觉得可惜,觉得冤枉。可是你要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怕你有一米长的刀,关键刀要砍到肉”。腾势N9如果一直往动力、操控猛冲,消费者的重点却全在“内饰、外观、空间”,那就变成了“俩人在吵架,一个只会喊自己优点,另一个只在意自己需求”,那对话永远没法达成。
所以说,市场反馈才是真的老师。看销量、看口碑、看数据,不难发现高端SUV这个细分市场,客户心里盘算的其实是家用为主、舒适性和豪华感为辅,动力表现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你把绝大部分预算砸到“易三方”——动力和操控平台,只能让极少数极客爱车人士心头一热,剩下大多数人还是被“舒服好用,空间大、样子漂亮”给打动了。问界和理想的成功,根本不是因为性能比你强,而是体验和外在更贴合实际需求。这不是把科技顶天,是把家用做到极致。
再说深一点,有时候你强化自身擅长的方面,是最容易犯的错。“舒适区”的反面就是“盲区”,腾势N9要是还继续猛补动力和配置,只会把自己的“舒适区”变成了整个战场,还以为是一身盔甲,其实软肋更致命。你要在别人最关注的地方发力,看见弹孔多的部位别自豪,发现没弹孔的部位才是最危险。市场不是靠数据说话,而是靠用户的口碑。
我觉得腾势N9这个品牌未来真正能爆发,绝不是三驱、四驱或者峰值扭矩有多高,而是你能不能做出既漂亮又舒服、全家满意的豪华SUV。外观、内饰、空间,这才是腾势N9最大的“没弹孔部位”,需要狠狠地补强。别等到销量又掉一轮才反应过来,到时候补起来真的就晚了。做车就要做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你得打中他们的“痛点”,而不是自己的“优点”。
结尾送个小建议吧,腾势N9要真想卖得好,下次更新直接来个豪华大空间版,内饰配色“百变”,外观造型再创新,减点动力适当减配也没啥,价格能压下来,全家一起去春游,两口子满意、孩子能开心,真正做了消费者的“选择题”,不用再纠结补强哪里。这才是“看不见的弹孔”真正在市场里的价值。所以,腾势N9别再死磕动力配置了,补上空间和内饰这一刀,下一个爆款,说不定就是你。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