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良心合资SUV!30万配置只卖9万多,百公里7.9秒,喝92号油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车市越来越像一场“价格战”?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如今也开始放下身段,卷起了性价比。以前我们总说:“买合资就是为品牌买单”,可现在,这话好像不那么灵了。特别是当一辆挂着别克标、顶配才十几万的SUV,居然给你塞进了双12.5英寸大连屏、540度透明底盘、全速自适应巡航,甚至百公里加速只要7.9秒,还喝92号粗粮——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这车,是不是“亏本赚吆喝”?
今天咱们聊的主角,就是这么一位“反常”的选手——别克昂扬。它不像GL8那样家喻户晓,也不像君越那样稳重成熟,但它偏偏在十来万的价位,干了一件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把合资SUV的“性价比”重新定义了一遍。9万多的裸车价,配上30万级的配置,这操作,别说合资了,连不少国产车都得掂量掂量。它到底是不是真香?还是“便宜没好货”?别急,咱们今天就以一个老司机的眼光,好好盘一盘这台“价格刺客”。
外观:美系范儿+跨界风,颜值在线不落伍
先说第一印象,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别克昂扬走的是跨界SUV路线,溜背造型一上来就很有辨识度。说实话,刚看到它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是“小号昂科威”。前脸那个大尺寸的飞翼式格栅,配上修长犀利的LED大灯,霸气中带着一丝运动感,完全不像一台十几万的车。引擎盖上那道凸起的肌肉线条,更是把美系车的“力量感”拿捏得死死的。
车身侧面,俯冲的车头和高翘的车尾形成鲜明对比,加上悬浮式车顶的设计,整体姿态很像特斯拉Model Y,但又多了几分传统SUV的敦实感。4638mm的车长不算大,但2700mm的轴距在同级里算得上优秀。不过说实话,为了造型好看,后排头部空间确实牺牲了一些,个子高的朋友坐进去可能会觉得有点压抑。但话说回来,谁让它叫“昂扬”呢?姿态要昂,头就不能太低,对吧?
内饰:双联屏+物理按键,科技与实用并存
坐进车里,最抓眼球的肯定是那块双12.5英寸的悬浮式大连屏。说实话,这个配置放在30万的车上都不算寒酸,更别说9万多的裸车价了。UI设计简洁,显示清晰,支持OTA升级,车机流畅度也在线,语音识别基本能听懂日常指令。“你好,别克”一喊,空调、导航、音乐全搞定,科技感瞬间拉满。
但别克也没完全“跟风”取消物理按键。中控屏下方保留了一排实体旋钮和按键,调空调、切空调模式特别顺手。这点我必须点赞——开车时盲操,还是物理按键更安全。很多新车为了追求“极简”,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屏幕,结果开车调个空调都得点半天,简直是安全隐患。昂扬这波操作,既跟上了潮流,又没忘了驾驶的本质,挺聪明。
用料方面,中控台和门板大面积用了硬塑料,摸起来确实有点廉价感。但考虑到价格,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别克把钱花在了刀刃上——你看这配置,哪个不值钱?
动力与油耗:7.9秒破百,喝92号油,真经济猛兽
接下来是重头戏——动力。别克昂扬全系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84匹,峰值扭矩250牛米,匹配CVT变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7.9秒,什么概念?比很多2.0L自吸的“买菜车”快多了。日常驾驶,油门响应灵敏,中段加速也有劲,跑高速超个车轻轻松松。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胃口”——只需要加92号汽油!现在连不少国产车都要求95号了,昂扬作为合资车,居然这么“皮实”。WLT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6.5L,按现在油价算,一公里才五毛多。这哪是SUV,分明是披着SUV外衣的经济型轿车?
当然,CVT变速箱的平顺性没得说,但激烈驾驶时难免有点“肉”。而且后悬挂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挂,虽然调校偏软,过坑过坎还能接受,但跟多连杆一比,舒适性还是差了点。不过想想价格,你还会苛求它吗?
配置拉满:360影像、全景天窗、翻毛皮座椅,诚意十足
再来说说配置,这才是昂扬最“杀疯了”的地方。全系标配eConnect智能系统、手机互联、语音控制,中高配还有360全景影像、540度透明底盘、全景天窗、真皮方向盘、翻毛皮混搭座椅……这些配置,随便拎一个出来,在同价位合资车里都是“顶配待遇”。
特别是那个540度透明底盘,简直是新手司机的福音。过窄路、倒车入库,底盘盲区一目了然,安全感爆棚。网友调侃:“这配置,开起来像在开坦克,还是带上帝视角的那种。”
但话说回来,配置高也带来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车机功能太多,刚上手可能需要适应;全景天窗夏天晒,得贴膜或加遮阳帘。不过这些小瑕疵,跟它的价格和配置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结语:9万多买合资SUV,你还看CR-V吗?
所以,回到标题——这才是良心合资SUV!30万配置只卖9万多,百公里7.9秒,喝92号油。它可能不是完美的,空间一般、用料普通、后悬挂非独立,但在这个价位,它给出的配置、动力和品牌,已经足够让人心动。
9万多的裸车价,你买台CR-V的中配都够呛,而昂扬直接给你顶配体验。你说它是不是“良心”?最后留个问题:当合资车也开始“卷”配置和价格,你还会为品牌溢价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