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选乘C919:当购票页面遇见国产大飞机
打开购票软件。输入行程信息。航班列表展开。你有没有想过——能不能专门选择乘坐C919?
这个看似简单的选项背后,藏着一个关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故事。
C919已经商业飞行15个月了。它不再是新闻里的概念机。东航接收了7架。国航南航也加入了。累计执行商业航班超3600班次。飞行时间突破1万小时。这些数字很重要。它们意味着可靠性。
航线网络正在扩张。上海到成都。北京到西安。新开的广深线。越来越多的城市被连接起来。有乘客专门从广州飞到上海。就为体验C919。他们说坐国产大飞机很自豪。这种感觉很真实。
但为什么还不能在购票时直接选择C919呢?
这涉及到航空运营的复杂体系。飞机不是买了就能飞。需要配套的生态系统。飞行员要培训。乘务员要熟悉新机型。维修团队要建立。中国商飞已经培训了27名飞行员。81名乘务员。数字在增长。但还需要时间。
制造端也在加速。C919的产量在提升。单机日利用率从4小时提高到8小时。这意味着什么?一架飞机现在能执飞两个往返航段。效率翻倍。背后是维护团队的辛勤付出。
选型中心确实存在。航司可以定制内饰。调整座椅布局。就像买车选配。但这是航司层面的选择。尚未完全开放给个人旅客。
不过曙光已现。随着交付量增加。航司会意识到——提供机型选择权能吸引特定客群。那些专门来体验的乘客证明了这点。市场需求确实存在。
也许不久的将来。在航班筛选条件里。会多出一个选项:C919。那时我们不仅能选择目的地。还能选择陪伴我们飞行的中国制造。
这不是情怀问题。而是产业成熟的标志。从能飞到有人选着飞。C919正在经历这个转变。
下次购票时不妨留意。或许你期待的选项。已经悄然出现在某个航班的备注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