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秦皇岛某船厂码头传来一阵汽笛声。
一艘红黑相间的巨轮缓缓驶离泊位,这是全球首艘能跑远洋的通海养殖船"浙岱渔养60001"号正式交付使用。
这艘船来头不小。224.9米的船身比两个足球场还长,32.2米的宽度让甲板格外宽敞。最特别的是船体内部藏着7个"会呼吸的养殖舱",能装下近8万立方米海水。船东森海牧歌公司的项目经理朱凤亭说,这些舱室能让海水自由进出,鱼儿就像在大海里一样自在。
船是从旧货轮改的。董事长潘拥军算过账,用旧船改造比造新船省了一半钱。现在全球有1500多艘类似的老船等着改造,这个行当以后能做成千亿级的大生意。驾驶室里装着智能控制系统,水温、氧气含量这些数据随时都能看到。
这船不光能在国内跑,还能开到公海上去。中国船级社给发了国际通行证,以后想在哪养鱼都行。今年先去山东海域试水,往后打算夏天在北方,其他季节往南跑。跟着水温走,一年能养三季鱼,预计年产2800吨。
船上主要养大西洋鲑鱼,就是三文鱼。以前国内吃的三文鱼基本靠进口,现在自己养,一年能出2000吨,值1.2个亿。舟山海洋局的干部说,从网箱养鱼到声波牧场,现在又搞出会跑的养殖船,渔业创新真是越玩越溜。
这艘船开出去,不光能多养鱼,还解决了远洋捕捞过度的问题。把"捕鱼"变成"牧鱼",大海里的资源就能细水长流。看着巨轮远去的背影,岸上的人都在琢磨,这或许就是未来渔业的新模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