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

过去几年,汽车内饰的设计方向啊,那简直是朝着“全面触屏化”一路狂奔。恨不得把所有实体按键都抠掉,换上一块又一块锃光瓦亮的屏幕。销售们也跟着起哄,什么“全触控座舱”、“未来科技感”,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呢?今年上海车展,风向变了。大众、小米、保时捷这些大厂,又开始把实体键往回装了。

这就像什么?就像你兴高采烈地买了最新款的智能手机,结果发现连拨个电话都得翻半天菜单,气不气?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为啥之前车企那么热衷触屏?说白了,还不是为了省钱。你想想,以前一辆车里,各种电子元件多如牛毛,每个元件都要单独设计、排线,成本自然水涨船高。现在好了,一股脑塞进车机系统,按键排线省了,成本也降了,多划算。

但问题是,消费者不傻啊。开车的时候,谁没事盯着屏幕找功能?紧急情况下,那可是分秒必争,找不着按键,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瑞典有个杂志做过一个测试,让驾驶员在110km/h的速度下,完成几个简单的操作,比如调高空调温度、打开除霜等等。结果,一辆2005年的沃尔沃老爷车,凭借着全实体键的操作,轻松夺冠。知道为啥吗?因为盲操方便啊!

这种情况,就好比你用惯了实体键盘,突然换成触屏键盘,打字速度瞬间慢了一倍,简直让人崩溃。

当然,车企也不是完全不听劝。大众的设计总监就说了,实体按键会回归,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现代汽车也承认,把太多功能集成在触控屏上,是个错误的决策。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所以说,这波“复古运动”的背后,其实是车企对消费者需求的重新审视。他们终于意识到,科技感不是靠堆砌屏幕来实现的,而是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

但是,这真的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只有按钮”的老古董时代吗?当然不是。触屏和实体键,从来就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

这就好比,你不会因为触屏手机流行,就把电脑键盘全换成触摸板吧?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车里的空间再金贵,也容得下旋钮和屏幕各司其职。关键在于,如何把合适的功能,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同济大学的龚博士说得好,像空调温度调节这种基础操作,用实体键更方便;像呼叫联系人、氛围灯设置这种复杂功能,用语音和触屏更高效。

不是要消灭实体键,也不是要取消触摸设计。软硬兼施,两者共存,才是最优解。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记住:科技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了炫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车企会彻底放弃触屏。毕竟,触屏在展示信息、娱乐互动等方面,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所以说,未来的汽车内饰设计,很可能是一种“混合模式”。既保留了实体按键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又充分利用了触屏的智能化和娱乐性。

这种情况,就好比你买了一台既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又能偶尔去野外撒欢的SUV,实用性杠杠的。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种“混合模式”,会不会导致成本上升呢?毕竟,既要设计实体按键,又要开发触屏界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这就需要车企在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

所以说,车企的转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商业模式上的变革。

人真的是太难了!既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要控制成本,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车企听劝了!“反人类”内饰设计大反转,实体按键要回来了-有驾

简直就是“走钢丝”的终极形态。

但是,无论如何,车企都要记住一点:用户体验才是王道。只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设计出真正好用的产品。

这就像什么?就像你做了一道菜,无论食材多么高级,烹饪技巧多么精湛,如果味道不好,那也是白搭。

所以说,车企的这波“返祖”现象,其实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回归。他们终于意识到,科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复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