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深蓝S7一个月,分享下用车体验:5点不足,6处优点!增程是真香
朋友们,最近新能源车市场真是卷得厉害,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作为一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老司机,我最近也加入到了“电车大军”中,入手了一台深蓝S7增程版,到现在刚好开满一个月。说实话,这一个月的体验,让我对国产新能源车的飞速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它不像某些“网红车”那样只靠噱头,而是实实在在地在产品力上下了功夫。今天,我就掏心窝子地跟大家聊聊这一个月的用车感受,不吹不黑,有优点也有不足,希望能给正在观望这款车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毕竟,买车不是买菜,一个小小的决定可能会影响未来好几年的出行体验。那么,这台被我开了一个月的深蓝S7,到底值不值得一个“真香”评价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先聊聊这台车最吸引我的地方——外观和内饰。第一眼看到深蓝S7,我就被它那极具未来感的设计给拿捏住了。车头那套分体式大灯设计,尤其是那个“三叶草”造型的日行灯,辨识度极高,走在路上回头率绝对不低。车身侧面线条流畅,肌肉感十足,再加上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这颜值,说它是“途人目光收割机”真不为过。有朋友开玩笑说,这车开出去,感觉像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档次感一下子就上去了。内饰方面,深蓝S7走的是简约科技风,但简约不等于简陋。你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性材质,搪塑工艺的触感很舒服,完全没有那种廉价的硬塑料感。特别是我试驾的这款,橙黑撞色的座椅,配上那个可以左右旋转15度的“向日葵”大屏,科技感和豪华感直接拉满。不过,有两点小瑕疵我得提一下:一是那个AR-HUD虽然酷炫,但阳光强烈时偶尔会有反光;二是中控屏下方那个重庆天际线的剪影设计虽有情怀,但容易积灰,清洁起来有点小麻烦。
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配置和空间。深蓝S7在配置上简直就是“堆料狂魔”,能给的全都给你了。我这台中配车型,L2级驾驶辅助、座椅加热通风按摩、手机无线充电(还带散热风扇)、360度全景影像……这些配置一个没落下。尤其是那个手机无线充电,以前总觉得充电时手机发烫是个通病,但它下面做了个出风口,这个小细节真的太贴心了!芯片用的是高通8155,车机反应速度飞快,刷个视频、K个歌都不在话下。空间方面,4米75的车长,2米9的轴距,在中型SUV里算是很能打的了。我身高1米78,前排调好位置,后排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而且坐垫够长,对大腿的承托非常好,长途乘坐也不会觉得累。尾箱空间也够用,一家三口出去玩,行李、儿童座椅、露营装备都能塞下。唯一的不足是,后排中间地台有轻微隆起,坐满五个人时,中间乘客的脚会有点局促。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动力和能耗了。为什么我说“增程是真香”?因为它完美解决了我的续航焦虑。121公里和200公里的纯电续航版本,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做到“零油耗”,上下班、接送孩子、周边短途游玩,完全靠电就行。而一旦需要跑长途,满油满电1120公里的综合续航,让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发,再也不用像开纯电车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先找充电桩。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增程器(发动机)介入时,几乎感觉不到。以前开过其他增程车,发动机一启动,那种“拖拉机”般的噪音和震动让人很出戏。但深蓝S7不一样,它搭载了阿特金森循环技术,发电机和电驱效率都高达95%以上,NVH做得相当出色。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不到5升,这个数据对于一台SUV来说,真的相当能打。唯一的遗憾是,21寸的大轮毂配255mm的马牌轮胎,虽然抓地力和颜值在线,但胎噪确实有点大,尤其是后排乘客感受更明显。
最后,聊聊驾驶感受和网友评价。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滤震很到位,不会有那种生硬的颠簸感。高速过弯时,侧向支撑也不错,车身姿态很稳。360度全景影像功能很实用,特别是那个透明底盘,在狭窄路段会车时,心里更有底。网上关于深蓝S7的讨论热度一直很高,有人说它是“Model Y的平替”,也有人把它和零跑C11、比亚迪宋PLUS DM-i放在一起比较。客观来说,它在设计、配置、能耗和价格上的综合表现,确实很有竞争力。当然,也有网友吐槽它的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或者对无框车门的隔音有疑虑。但就我这一个月的体验来看,这些问题并不算大毛病。
总的来说,开深蓝S7一个月,它用6处实实在在的优点——高颜值原创设计、厚道的内饰用料、拉满的舒适科技配置、宽敞的乘坐空间、平顺静谧的增程体验以及超长的综合续航,征服了我这个老司机。当然,5点小不足——AR-HUD强光反光、细节处易积灰、后排中间地台隆起、偏大的胎噪以及车机偶发卡顿——也客观存在,但瑕不掩瑜。那么问题来了,在如今这个“卷”到极致的新能源市场,像深蓝S7这样一款优缺点分明的车型,它究竟是你的“真香”之选,还是“将就”之选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