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越野车生产之前,苏联的嘎斯69和嘎斯67占据了中国越野车市场的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美国吉普车)。那时候,部队用的越野车几乎都是嘎斯牌。在美国吉普车逐渐损坏被淘汰的过程中,苏制的嘎斯车型及时补充了市场空缺。在那个时代,只有师级以上的单位才配备嘎斯车,团级单位通常使用的是破旧的美国吉普车。
到了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苏联停止向中国出口嘎斯车。部队的越野车数量开始变得紧张。幸好,中国自主研发的北京牌越野车及时出现了。
说到中国的越野吉普车,北京牌的BJ212越野车肯定是首屈一指。当时国家决定在长春生产卡车,在上海生产轿车,在洛阳生产拖拉机,而越野车则安排在北京生产。
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负责这项重任,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研发小型越野车,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到了六十年代初,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发出了几款越野吉普车型,但只有1965年定型并开始大规模生产的BJ212,真正开始大量装备部队。
1966年夏天,我们福州军区后勤部的小车班,被分配了一台全新的BJ212牌越野车。这台车是深绿色的,油漆光亮照人,车窗不再是普通玻璃,而是使用了很先进的“有机玻璃”。北京越野车的车头设计方正稳重,形成了与苏联的嘎斯69尖锐狭长的车头鲜明的对比。我们孩子都叫它“北京吉普车”。
“吉普”这个名称来源于英语,指的是轻便的越野车。称呼北京牌越野车为“吉普车”也无不妥,民间普遍这样称呼,官方则称其为“北京牌越野车”或“北京牌小汽车”。这些年来,已经为部队装备了超过一百万辆。
这些年来,北京牌小汽车成了部队用车的主力。除了用于运输人员,还特别设计了运载无后坐力炮的车型、车载小型电台的车型等。当年,我们省军区通信站的无线电连就配备了两辆装有车载电台的北京吉普车,大家都非常好奇,都想试乘一下,或者试试在车上收发电报。
车载电台车配备的是国产的“小八一”收发报机,体积非常小。在车的前后排座椅中间的空间设有一个机器架和收发电报的工作台。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车辆行驶时可以接收电报,停车时才能发送电报(需要架设天线和发电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