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

冬天最朋克的事情,不是穿破洞裤,而是你的电动车在寒风中当场去世,留你一个人对着满格的假电量思考人生。

这事儿魔幻又现实,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冬天骑电动车,续航基本就是玄学,说尿崩就尿崩,比渣男的承诺还不可靠。

所有人都知道,电动车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那块破电池。铅酸电池傻大黑粗,锂电池又娇贵得像个豌豆公主,天一冷就集体罢工。

于是,钠电池,这个号称“冬季战士”的新物种,就这么被雅迪给抬了出来,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连发四款新车,一副要给行业重新洗牌的架势。

但最有意思的是,牌桌的另一边,爱玛、台铃这些老对手,却集体选择了沉默,揣着手看戏,连个标点符号的反应都欠奉。

这就很反常了。商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兵贵神速。雅迪都快把坦克开到家门口了,他们为什么连警报都不拉?

是不是听着特别美好?雅迪掌握核心科技,解决用户痛点,引领行业革命,简直是国货之光。

打住。

一篇好的商业故事,从来不是童话,而是把复杂问题扒光了给你看,顺便再踹两脚。

雅迪这次高调押注钠电池,表面看是一场技术革命,背后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夺权战争”。

电动车这行,早就不是比谁嗓门大的广告战,而是贴身肉搏的拳击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而雅迪这一拳,打的不是对手的脸,是对手的后勤补给线。

要理解这个,我们得用【利益相关方博弈法】拆解一下。

过去,电动车厂的模式是什么?四个字:攒机大师。车架子、电机、控制器、电池,都是从外面采购的,自己就是个超级流水线,干的是组装的活儿。

这个模式下,谁的命根子被攥在别人手里?

电池。

电池占了整车成本的大头,而且技术迭代的话语权全在宁德时代、天能、超威这些电池巨头手里。今天人家说石墨烯是未来,你就得跟。明天人家说磷酸铁锂牛逼,你也得捧。你就是个渠道商,赚点辛苦钱。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别人的电池技术路线,就像一份外包的体检报告,数据好不好看全看供应商心情。

雅迪受够了。

所以早在2021年,雅迪就悄悄收购了南都电池,改名华宇,开始自己孵蛋。现在搞的石墨烯是自己家的,这次的钠电池,更是亲儿子。

看明白了吗?当所有人都习惯了供应商把电池方案【喂到嘴里】的时候,雅迪选择自己下厨房当厨子。

这一下,整个游戏的性质就变了。

第一,成本和利润,自己说了算。外购电池,等于利润被上游刮走一层。现在自产自销,不仅成本可控,多出来的利润还能拿去做营销,或者直接降价,用价格战的刺刀捅死对手。这就叫垂直整合的降维打击。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第二,重新定义产品。以前大家比续航,都是在同一个技术框架下卷,你多个10公里,我多个5公里,用户都麻了。现在雅迪直接换赛道,告诉你:“兄弟,我这个冬天不趴窝”。这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了。这就叫创造增量价值,哪怕这个价值目前还很贵。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第三,也是最狠的,是建立技术壁垒。雅迪现在搞的就是“快种快收”的阳谋。我先用我的规模和资本,把钠电池这个新赛道的坑位占了,把产业链催熟,把标准定义了。等你们反应过来,想入局了,不好意思,要么你找我买电池,要么你花几倍的成本自己从零开始。

这才是雅迪的真实意图:从一个“攒机大师”,进化成一个掌握核心能源技术的“两轮界比亚迪”。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爱玛和台铃的“集体沉默”,就不是看不懂,而是“不敢动”了。

他们的处境非常尴尬,像极了牌桌上看着对手All in,自己手里牌不大不小的赌徒。

跟?还是不跟?

跟,风险巨大。

首先,市场认吗?钠电池听着香,但目前就是个早产儿。能量密度比不过锂电,产业链还不成熟,成本高得离谱。一台钠电池电动车卖到3500以上,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为什么不买个续航更扎实的锂电车?市场教育需要时间,更需要真金白银。雅迪家大业大,烧得起钱去当这个“校长”,爱玛台铃敢吗?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其次,钱从哪来?建一条钠电池生产线,搞研发团队,那都是吞金兽。雅迪是提前几年就布局了,现在开花结果。友商们现在才开始追,时间窗口、资本投入都处于绝对劣势。这就像考试,人家雅迪早就把题库背熟了,你连笔都还没买。

成本太高。

市场不认。

技术不熟。

这三大难题,像是三座大山,压得友商们喘不过气。你问他们怎么办?凉拌。他们不是不想跳,而是这个钠电池的坑,目前看着更像个【火山口】,跳进去,大概率不是迎风起飞,而是直接变成一份熟人料理。

别被雅迪骗了,钠电池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夺权”战争-有驾

所以,他们的“沉默”,其实是一种最理性的“防守反击”策略。

他们在等。

等雅迪把市场教育好,等消费者真的开始为“冬季续航”买单;等产业链成熟,上游的供应商把钠电池成本打下来;等雅迪趟过的所有坑,都变成了他们可以绕着走的经验。

说白了,就是让雅迪这个大哥先去探路,是死是活,回来报个信。活了,大家就蜂拥而上;死了,正好分食它的市场。

商业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所以,整件事的核心逻辑,用【第一性原理追问法】来看就特别清晰了。

雅迪不这么干会死吗?

短期不会。但长期一定会被同质化竞争磨死。

谁从中最赚钱?

短期是雅迪自己,因为它创造了新的品牌溢价。长期还是雅迪自己,如果它能把控住钠电池的供应链,就能成为行业公敌,以及所有人都离不开的“公敌”。

这场围绕着钠电池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雅迪的孤注一掷,是想把未来提前兑现。而爱玛、台铃的按兵不动,是在用时间换空间。

最终谁能笑到最后,不取决于谁的技术PPT做得更漂亮,而取决于谁能先一步,把那个既要、又要、还要的平衡点找到——既有革命性的体验,又有革命性的价格。

在那之前,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这场残酷拳击赛的热身运动罢了。

真正的KO,还没来呢。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