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高速,为啥非得用ETC,不直接车牌识别?

开车上高速,前面那辆车“潇洒”地从 ETC 通道嗖一下过去,你却被卡在人工窗口,掏卡找零钱还得等工作人员扫描。等你终于缴完费,人家早没影了。

于是就有人问:既然现在全国到处都是高清摄像头,车牌识别技术这么牛,为什么高速收费不直接靠车牌识别?搞那么个小黑盒(ETC),还得专门去银行或者服务点办卡,麻烦不麻烦?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别说,你我心里可能都“咯噔”一下:是啊,凭啥?

其实答案比你想的复杂得多。

开车上高速,为啥非得用ETC,不直接车牌识别?-有驾

前两天朋友老王吐槽,他新买的车刚上牌,还没来得及贴 ETC。结果五一假期返程时,人工通道排了十几辆车,他硬生生比装了 ETC 的我多堵了半小时。“为啥不能直接扫车牌?我的车牌子清清楚楚挂那儿啊,还非得弄个卡?”老王拍着方向盘直呼不合理。

我笑了笑:兄弟,你以为这是点外卖扫码付款呢?背后可是涉及到一堆技术、效率、结算和安全问题。

咱们一个个拆开。

第一,效率问题。
ETC 的识别率基本在 99% 以上,车辆一秒就能通过。而车牌识别虽然看起来也很准,但受天气、光线、泥土遮挡影响,其准确率在 90%-95% 左右浮动。别小看这 5%-10% 的差距,高速口车流量一大,这就意味着每百辆车里可能就有五六辆需要“人工干预”,那堵车速度分分钟翻倍。

你能想象么?如果全部靠车牌识别,逢年过节高速口直接“喜提停车场”套餐。到时候大家又要骂:“还不如人工收费呢”。

第二,结算问题。
ETC 背后是绑定的银行卡或者预付账户,费用能实时扣除。车牌识别呢?你得先确认车主是谁、车牌是不是挂错、违章车牌要不要处理……这一系列步骤全靠后台去对接银行和公安系统,效率立马就掉下来了。

而且有些车牌被套牌、假牌的情况,识别出来也没法直接收费。你说要是有人故意用假车牌跑高速,系统是不是就白瞎?所以 ETC 其实是一个“强绑定账户”的存在,本质上就是让收费系统更快、更准确、更有保障。

第三,安全和风险控制。
很多人觉得装 ETC 就是为了收费方便,其实还有个隐藏功能:数据安全和信用约束
比如你欠费、拖欠年检,或者车有异常,ETC 系统能立刻反馈。而车牌识别虽然也能监控,但在收费这个环节上,缺乏资金扣除的“闭环”。一句话总结:ETC 是“先绑定账户再消费”,车牌识别更像“先消费再找人要钱”。你愿意先买单还是先赊账?

当然了,这事也不是完全黑白分明。车牌识别也在逐渐应用,比如有些城市的智慧停车场,已经能实现“无感支付”,车牌一过,自动从支付宝/微信扣费。那为什么高速不直接照搬?

原因就在于高速的规模和复杂度远远高于停车场。停车场一天也就几百辆车进出,高速口一个假期能过百万辆。系统压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你要真敢全用车牌识别,后台清算系统可能当天就直接“原地爆炸”。

ETC 就是效率优先、风险可控的产物。它不完美,但比车牌识别更稳定、更安全。尤其是在高速这种“分秒必争”的场景里,99% 的识别率和 90% 的识别率,差出来的可不仅仅是几个百分点,而是几万人的堵车体验。

那有人会问:未来是不是有可能彻底用车牌识别取代 ETC?说实话,不排除。随着 AI 图像识别越来越牛,车牌识别的准确率也会越来越高。如果有一天能做到 99.9% 甚至 100%,那 ETC 可能就真的会逐渐淡出。但至少在可预见的几年里,ETC 仍然是高速收费的“优等生”。

所以啊,下次有人再问你为啥要办 ETC,你就可以回一句:“要不你试试五一堵在人工通道两小时,再回来聊聊车牌识别靠不靠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