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CX-5降价至12万,市场反响冷淡让人费解

马自达CX-5梭到12万出头,这事儿啊,颇有些凉凉的味道。

照理说,这价儿是真瓷实,但咋就没激起啥浪花儿呢?

就好比,大伙儿铆足劲儿薅打折鸡蛋,你慢吞吞地蹭过来,等人家都抢空了,你才开始放价,这不活脱脱“后槽牙都赶不上吃热屎”么?

马自达CX-5降价至12万,市场反响冷淡让人费解-有驾

你说这CX-5膈应人吗?

也犯不上。

肚量小点,劲头肉点,喝油猛点,不扛跌点,料子素点……扒拉着手指头算算,槽点还真不少。

但你要说它一无是处吧,也太损了。

好歹,还有人惦记着它的把式。

猫腻就出在这“把式”上了。

有那么撮人,对把式俩字,那是爱到骨子里。

觉得马自达的把式就是魂儿,就是图腾。

可话又说回来,这把式再溜,它能当干粮吗?

你天天早晚高峰堵成麻花,周末溜娃去街心花园,把式再牛,也就能让你在车河里稍微灵泛一点,仅此而已。

它变不出更敞亮的后座,变不出更省油的账单,更变不出丈母娘眉开眼笑的模样。

这就引出一个挺耐人寻味的现象:咱老百姓到底要啥?

是那种能让你在赛道上血脉贲张的极致操控?

还是那种能让你舒舒服服地瘫在后排刷剧的适意感?

绝大多数人,说白了,就是想弄个能挡风遮雨,能驮人拉货,关键时刻还能撑点门面的家伙什儿。

说到根儿上,车企也得咂摸咂摸,金主爸爸们到底稀罕啥。

别老想着把洋人那一套囫囵吞枣地搬过来,水土不服的戏码还少吗?

马自达要是在国内还是抱着那套“把式至上”的调调不撒手,不肯在肚量、油耗、配置上多下功夫,那它的路,怕是要越走越褊狭。

当然喽,话说回来,CRV、荣放这些车,砍价也是真敢下刀。

它们就像班里的尖子生,平时就门门功课优秀,考试的时候还偷瞄答案,让别人还咋混?

马自达CX-5降价至12万,市场反响冷淡让人费解-有驾

可话又说回来,市场拼刺刀就是这么残酷,你不给力,就只能靠边站。

现在的情况是,合资品牌都在玩命儿降价,想方设法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自主品牌的攻城略地,倒逼合资品牌放下身段,开始和消费者“套近乎”。

这对消费者来说,那自然是喜闻乐见。

选项更多了,价钱更亲民了。

但对于那些还在死守“情怀”的牌子来说,就有点遭罪了。

情怀不能当饭吃,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

说破大天,汽车这玩意,终究是个商品。

商品就得遵循市场规律,就得满足消费者诉求。

一味地强调情怀,强调把式,而不顾及实用性,那只能是顾影自怜。

所以,马自达CX-5降价,与其说是“崩盘”,不如说是市场搏杀的必然结果。

它提醒我们,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不求变,就只能被拍在沙滩上。

回头想想,马自达的窘境,其实也是很多老牌车企的缩影。

它们曾经风光无限,曾经引领风尚,但现在,它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仅仅这几年,汽车圈的风云变幻,就足以让人目不暇接。

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智能化技术的落地应用,都给传统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当我们还在掰扯马自达的把式时,或许应该深思熟虑一番:汽车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是更智能,更环保,还是更富有个性?

就像开头说的,马自达降价,是“后槽牙都赶不上吃热屎”。

但或许,它还有一线生机。

如果它能放下身段,洗耳恭听消费者的心声,或许,它还能找到自己的落脚点。

毕竟,市场永远不缺机遇,缺的是抓住机遇的胆识和远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