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是不是总刷到各种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示界06、铂智3X、别克Electra E4……乍一看都是新面孔,仔细一研究,嘿,这不就是换了个车标的中国新能源车型嘛!就说,合资车企这波换壳操作,到底是在玩“技术借力”,还是在割消费者韭菜?今天就好好唠唠。
你看那示界06,指导价12.58万,限时价只要10.88万。尺寸4670x1900x1617mm,轴距2775mm,搭载160kW电机,6.9秒就能破百,62.3kWh的电池能跑520km续航,比风神L7还多2km。再看铂智3X,直接上了Momenta智驾和激光雷达,售价还不到15万。还有别克Electra E4,其实就是五菱星光的换壳车,续航还提升了15%。这一波操作下来,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突然就变得“性价比”很高了。
但你知道吗,在以前的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那可是高高在上,技术封锁得严严实实。可到了新能源时代,风向完全变了。2024年,合资新能源渗透率仅7.2%,但换壳车型却贡献了其中65%的销量。为啥?因为合资车企自研遇到了“死亡三角”难题。油改电车型续航拉胯,像神龙e爱丽舍续航才300km,而换壳车轻松就能到520km;智能化方面更是断层,丰田bZ3仅标配L2级智驾,铂智3X却直接上了激光雷达。再加上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市占率超过80%,合资车企要是不换壳,简直没法活。而且,换壳上市只需要24个月,自研却要48个月,时间成本差了一半,换作是你,你怎么选?
合资车企换壳也不是随便换的,人家玩的是“技术加减法”。加法方面,会植入自己的品牌基因。比如法系车擅长底盘调校,示界06的麋鹿测试就比风神L7高5km/h;日系车注重美学设计,马自达EZ6的风阻系数优化到了0.24Cd。减法呢,就是在配置上做取舍。针对三四线市场,取消一些冗余功能,像埃安V的后排娱乐屏,在铂智3X上就换成了储物格,成本能降低1.2万元呢。
不过,这换壳操作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同一集团内,换壳车和原版车打起了价格战。比如东风集团的示界06和风神L7,终端价差1.7万,直接导致风神4月销量下滑12%。消费者也困惑了,换壳车性价比更高,谁还买原版?但换壳也有积极的一面,马自达EZ60的用户中,35%是首次购买国产车的合资品牌忠诚客户。合资品牌用自己的标覆盖了那些不愿尝试国产的人群,用国产供应链降低了成本,也算精准切割了市场圈层。
从长远来看,这换壳现象其实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2015年,众泰SR9还在逆向研发保时捷卡宴,可到了2025年,吉利已经向雷诺输出CMA平台,收取技术授权费了。现在,宁德时代、华为智选成了合资换壳车的标配,中国从“技术输入国”变成了“新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可是质的飞跃。
但也得保持清醒,换壳本质上是技术租赁,短期来看,能帮助合资品牌快速止血,预计2025年换壳车型占合资新能源销量的40%。但长期来说,自主品牌得警惕“代工厂”陷阱。就像汽车产业研究院的李翔说的,“换壳是技术借力,非长久之计”,中国车企还得加速品牌高端化。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合资车企的换壳操作有啥看法?要是你选车,会考虑这些换壳的合资新能源车,还是更愿意支持原汁原味的中国品牌呢?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