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瞅现在这满大街跑的,十辆车里头能有六七辆是咱自主品牌,搁以前,这敢想?
要搁以前,谁能想到咱中国汽车也能有今天?
9月17那天,在上海办了个“2025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汽车评价研究院的李庆文院长在会上就撂下一句话,说咱中国实现汽车强国这目标,指不定“十五五”期间就能成了!
这话听着提气,但也有人嘀咕:是不是有点太乐观了?
可李院长说了,他这可不是瞎吹,是有数据、有实例撑腰的。
想当年,合资品牌那叫一个风光,定价权、话语权,啥都是人家的。
咱老百姓买车,那叫一个“迷信”洋牌子。
可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自主品牌硬生生从夹缝里杀出一条血路。
2022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占了快一半,2023年超过一半,到了今年1到8月,直接窜到64%!
照这个势头,用不了多久,中国汽车市场就得姓“中”了。
我有个哥们儿,前几年咬着牙买了辆合资车,觉得倍儿有面儿。
结果没两年,自主品牌的新车一辆比一辆惊艳,配置高、设计好,价格还实惠。
他现在天天念叨,说当初要是等等就好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李院长还说了,这不光是市场格局变了,汽车产业的布局也在变。
以前是跨国车企说了算,现在呢?
中国车企开始唱主角了。
而且,自主品牌在创新上的投入,也超过了外资和合资企业。
就拿研发经费来说,自主企业是合资企业的1.72倍!
研发人员数量更是合资企业的3.4倍!
这说明啥?
说明咱中国车企是真金白银地往里砸,憋着劲儿要搞出自己的东西。
2024年上市的新车型,自主品牌占了六成多,而且在各种评选活动中,也是拿奖拿到手软。
更关键的是,咱自主品牌把创新的重点放在了新能源和智能化上。
这俩领域,那可是未来的大方向。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申请的专利是合资企业的20倍,智能化领域是17倍!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咱再说说供应链。
以前,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都得看人家的脸色。
现在呢?
咱自己的供应商也能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且开始出口走向全球。
尤其是新能源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那是杠杠的。
当然,像芯片这些领域,咱还得加把劲儿。
最后说说出口。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641万辆,自主品牌占了六成多。
而且,咱的出口地域也更广,不光卖到亚非拉,还卖到欧美发达国家。
更重要的是,咱出口的车型也越来越高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就拿比亚迪来说,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那都是响当当的。
还有蔚来,直接把高端电动车卖到了挪威,价格比肩豪华品牌。
这说明啥?
说明咱中国汽车已经开始向高端化迈进了。
当然,咱也不能光看到好的一面。
中国汽车产业还有不少问题,比如技术积累还不够、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等等。
但总的来说,趋势是好的,方向是对的。
只要咱继续努力,我相信,中国汽车强国的目标,肯定能实现!
咱老百姓也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到时候,开着咱自己的好车,那才叫一个扬眉吐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