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高速路上,许多充电站排起了长队,有的地方甚至得预约叫号。早些年,油车也曾遇到过排队加油、加不到油的窘境。面对这种像潮水般的巨大流量,仅靠增设普通充电桩就难以应对,还得多措并举,配合车主们合理安排,才能逐步缓解这个问题。
其实呢,关于快充这块,比亚迪在3月17日率先推出了1000kW“兆瓦闪充”,只需要5分钟就能补满大约400公里的续航。同时,极氪和华为也推出了兆瓦级的充电技术,可以说“油电补能速度差不多”,基本达到了一个平衡的水平。那么,为什么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呢?
我就说说我的感受吧,作为汉L的车主,现在跑了差不多8000公里了,基本上也就体验过两次兆瓦级的充电,平时主要还是用家里充电插头,毕竟省钱嘛。
高速路上,我就碰到过几次兆瓦级的专用充电桩,其他时候大多都是7千瓦的慢充,偶尔也会遇到60千瓦、120千瓦、160千瓦或者250千瓦的充电设备。
可说呢,双枪充电的效率确实比那些单枪车型厉害多了,有车友还开玩笑说汉L、唐L都能“把邻桌的充电速度按得低低的”。
就算没有兆瓦充电桩,汉L的补能速度依旧挺快的。不过,比亚迪还是走在了前头,率先发布了兆瓦级充电技术,其他推出类似技术的车企也跟着上了。眼下,兆瓦级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搭载这项技术的车型普及程度,所以它的优势还没完全展现出来呢。
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充电桩的建设速度总感觉慢于电动车的普及速度。要知道,高速充电桩还得考虑平时的空置率,也就是说,不能只盯着能快充,还得考虑日常使用的情况。所以,除非高速服务区能继续建设更多大功率快充桩,否则这方面的优势也难完全体现出来。同时,车企也得跟上节奏,继续改善充电效率,让用户能更方便、快速地充上电。
其实,在高速路上排队充电的车子,主要还是那些搭载800V以下平台的车型,还有续航不够长的,另外还有一些插混和增程的车型占大头。
大部分这类车子在排队充电时,至少得充20到30分钟,甚至可能要维持在40到60分钟左右才行。在高速路上,一度电的价格大概是1.5元,毕竟多数车子还是以不能为主。等以后高功率快充桩逐渐普及了,充电排队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
目前大部分车厂都在努力推广兆瓦级充电,不断提升充电速度,大概在一两年内,这会变成行业的常规配置,到时候排队充电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不过得知道,兆瓦级快充主要还靠车企自己建站和合作共同建设,所以建设进度还不算快。
好消息是,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说,能源局正牵头相关部门制定专门政策,重点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升级,鼓励地方和企业把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主要场景,真正解决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中的“充电焦虑”难题。
比亚迪兆瓦级充电站原本计划自建4000个,再加上合作共建15000个,目前基本建成的有大概500到1000个以上,正在建设的也有大约1000个左右。至于最早落成的站点,主要集中在200多个核心城市,而且多数都安排在比亚迪4S店附近,所以在高速公路上还不太常见。
其他品牌的兆瓦级快充桩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刚推出不到一年,建设进度跟不上车型普及的速度。这个问题预计明年会有所改善。
也就是说,随着基建不断扩大,高快充电站的数量逐步增加,车企也在加快推动兆瓦级充电的普及,现在车主们还得合理安排充电计划,特别是在节假日、春运这些时候,提前做好不能安排。三方一起努力,未来有望彻底摆脱高速充电排队的烦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