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跟你说,明年上半年,是买车的窗口期。
讲真,我一听到“窗口期”这三个字,就跟听见“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一样,生理性不适。什么窗口期,我看是ICU的探视期。这帮车企老板,PPT上写满了机遇,脸上刻满了焦虑,心里默念的是道诡异仙,就怕自己下一秒就原地飞升,还是往下的那种。
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什么三大机遇,什么最大赢家。翻译过来就一句话:我们快顶不住了,求求你们快来买吧,再不买我们就要去天台抽号了。这不叫机遇,这叫所有人都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开始了一场盛大的、荒诞的、BGM是《好运来》的集体蹦迪,赌的就是谁先脚滑。
以前我们买车,怕多花钱。现在呢?现在我们怕买得不对,怕今天刚提的车,明天就成了工业垃圾。怕你前脚刚贴完膜,后脚这个品牌就宣布重组,售后电话直接变成AI语音,循环播放“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飞升”。
所以别扯什么价格了,现在车圈的核心矛盾,已经不是你和我之间的矛盾,而是“我活不下去了,你也别想好过”的黑暗森林法则。最好的营销不是降价,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让他连锅都没得刷。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态。
在这种背景下,突然有个东西火了,叫增程式。
这玩意儿就非常魔幻。几年前,这东西还是鄙视链的底端,是技术上的“缝合怪”,是大家眼里“脱了裤子放屁”的典范。谁买个增程,都不好意思在车友会里大声说话。结果现在呢?现在成了香饽饽,成了无数被纯电爹PUA到精神崩溃的用户的救赎。
为什么?因为大家终于悟了,或者说,被现实毒打到开窍了。
什么800V高压快充,什么超充桩遍布全国。我作为一个曾经在寒冬的深夜,开着纯电车在高速服务区,眼巴巴看着充电桩上显示“设备维护”,手机电量只剩5%,差点就要上演真实版《荒野求生》的中年人,我告诉你:任何脱离了加油站谈补能的技术,都是在耍流氓。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路上的大爷大妈们还没被格式化,你的L3、L4就永远只是个“辅助”。同理,能源体系的关键不在实验室,在于春节期间,堵在高速上十几个小时的返乡大军。那个时候,电就是个笑话。你车里的智能座舱再牛逼,KTV系统再先进,也变不成一度电。而隔壁那台增程车,人家甚至可以烧着油给你直播高速堵车盛况,顺便还能给手机充个电。就问你气不气?
理想和问界这两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就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的雷电法王。他们用最朴素的逻辑告诉你:成年人不做选择,我全都要。我既要电车的安静平顺低成本,也要油车的方便快捷没焦虑。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去修仙,别人还在苦哈哈地练气,你直接掏出六管加特林对准天劫一通扫射,嘴里还喊着“大人,时代变了”。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讲武德。
然后,更不讲武德的一群人下场了。比亚迪、吉利、长安这帮卷王,一看“诶,这路子能走通?”。他们不是来分蛋糕的,他们是直接把烤箱都给你搬走的。十五到二十万,这个曾经合资品牌躺着赚钱的舒适区,现在直接变成了修罗场。
以前你买这个价位的车,送你个大屏都算良心。现在呢?智能座舱、空气悬架、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过去在三十万以上车型才敢想的“军火库”,现在直接给你塞到一台十五万的车里。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在做慈善,是在积功德。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整个酒店的承重墙都给砸了。
所以,增程车为什么会成为所谓的“赢家”?因为它不是一个技术选择,它是一个人性选择。它戳中的,是当下消费者最大公约数的安全感。我不管你技术是先进还是落后,是纯粹还是缝合,我只关心我能不能在任何我想走的时候,一脚油门就能走,而不是先打开APP规划半小时充电路线。
这种安全感,甚至延伸到了二手车这个曾经的“许愿池”。以前新能源二手车,那叫一个惨烈。三年血亏一半都是常规操作,有些新势力品牌,开三年直接打三折,车主哭晕过去,二手车商连夜跑路。蔚来靠着换电体系,勉强算是给自己上了个金钟罩铁布衫。但大部分纯电车,在二手车市场的命运,跟共享单车差不多。
而增程呢?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增程二手车的成交量涨了七成六。为什么?因为它的逻辑简单。发动机大家都会修,电机结构也简单,电池虽然会衰减,但至少天塌下来还有个发动机顶着。买二手增程的人,心里有底。这种底气,比任何虚头巴脑的技术名词都值钱。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在菜市场里对着大白菜大谈世界经济格局的疯子,但你们别说,这感觉还挺爽。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你以为听我一通胡扯,就可以闭着眼睛去买增程了?坏了菜了,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们跟你说的“窗口期”,是对他们自己说的。是他们甩掉库存、回笼资金、活到下一轮决赛圈的“窗口期”。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现在更像是走进了一片布满了捕兽夹的丛林,每一步都得小心。
有些纯电车降价,是因为马上要推新款了,现在买就是49年入国军。有些新品牌,月销不过千,你买它的车,跟进行一场豪赌没区别,赌赢了你是尊贵的首批车主,赌输了你就是维权群的创始群主。
这帮人就是想让你死!懂吗?!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车开三年还值多少钱,他们只在乎这个季度的财报好不好看,股价能不能稳住。
我今天早上点的外-卖,那个辣子鸡丁里的花生米都受潮了,心情很不好,感觉就像买了一台刚出就宣布要换代的纯电车。扯远了。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什么?
首先,承认现实。增程式这个“究极缝合怪”,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就是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选择。它不性感,甚至有点土,但它管用。但能过,就是能过。
其次,别信“窗口”。真正的窗口,是你口袋里的钱和你自己的需求。车企的生死存亡,跟你没半毛钱关系。让他们继续打,加大力度打,往死里打。你只需要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看他们互相闪电战,等打到尘埃落定,你再去那个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捡一台最适合你的“战利品”。
最后,永远记住,买车这件事,到最后考验的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心态。就像有些品牌,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信仰。同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什么内饰简陋、公关傲慢,都没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说到底,所谓“明年上半年是机遇”,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真正的机遇是,车企们终于不装了,摊牌了,他们用自爆式的降价和内卷告诉我们:他们比我们更害怕。
而我们的机会,就在于这份害怕之中。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