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持续推进换电布局,计划至2025年建成4000座换电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一举措旨在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进一步巩固蔚来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战略定位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让蔚来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成为布局换电站规模最大、决心最强的汽车企业之一。7月6日,蔚来汽车在NIO Power Day上揭晓了其全新的换电站布局蓝图。根据这一规划,到2025年,蔚来预计在中国建成一张覆盖九纵九横十九大城市群的高速换电网络。届时,蔚来全球范围内的换电站总数将高达4000座,同时,电区房的覆盖率也将力争达到90%。
◆ 发展阶段和成就
自2018年深圳南山科技园的首家换电站投入使用以来,蔚来便以迅猛之势将换电服务推向全国,如今已实现了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服务区的全面覆盖。最近,位于西藏拉萨慈觉林大道的全球首座100%清洁能源驱动的换电站的投入运营,更是蔚来在绿色能源领域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4年间,蔚来投入了约30亿资金,建设了1013座换电站,每座换电站的成本约为300万元。蔚来在绿色能源方面的创新与突破,为其在行业中赢得了显著的赞誉。
在换电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蔚来的大规模投入自然引发了外界的担忧。然而,在蔚来内部,换电的定位远非外界所理解的那样简单。内部坚定认为,换电并非旨在盈利的业务,而是像餐厅提供的餐巾纸一样,是一种贴心的服务。蔚来从未指望通过换电实现显著盈利,因此,当前的财务亏损并非归咎于换电业务的不盈利。
◆ 外部视角与行业挑战
尽管换电在蔚来内部被视为一项服务而非盈利业务,行业标准不一致和资金压力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电动汽车产业中,实现换电模式的统一换电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各生产商产品的动力电池标准和规格不一,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在同一个换电站进行换电。此外,随着电动汽车整体规模的扩大,换电站建设和电池投入等资金压力日益凸显,车企间在盈利分配上难以达成共识。
◆ 技术和合作愿景
尽管如此,蔚来汽车仍保持开放态度,积极寻求与其他品牌的合作。然而,行业现状使得许多企业难以融入蔚来的商业体系。或许,在换电这条道路上,蔚来还需要独自前行,凭借自身力量推动换电模式的普及。在这过程中,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确保换电实体的灵活落地,成为蔚来面临的重要考验。
◆ 智能网络与用户策略
蔚来依托蔚来能源云(NIO Power Cloud)进行智能选址与运维,实现换电站的高效规划和建设。通过蔚来能源云的智能选址、智能运维、智能推荐和电网互动四大功能,蔚来得以高效地规划和建设换电站。智能选址功能基于空间大数据进行辅助决策,考虑用户加电需求、服务能力及负荷状态等因素。以上海地区为例,蔚来能源云将上海精细划分为多个小方格,以不同颜色标示出用户加电需求的热力信息和换电站的繁忙程度。
◆ 服务多样化与市场需求
蔚来结合多种补能方式,提高用户的便捷出行体验。对于蔚来而言,换电不仅仅是一种补能方式,更是打造便捷出行补能服务体系的关键。通过结合其他补能方式,如家充桩、顺路充电以及一键加电,蔚力图为用户提供比加油更便捷的加电体验。在蔚来全国20万台的保有量背景下,6月份用户通过这四种方式补充的电能占比分别为52.3%、24.2%、11.4%和0.9%,这进一步证明了换电业务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秦力洪强调,企业应主动迎合用户,而非让用户习惯产品,并将继续投资于换电和补能网络的建设,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在最新的换电布局中,蔚来特别强调了高速换电的建设,并设定了“基本建成”和“完全覆盖”两个阶段的目标。其中,“基本建成”意味着在高速任何位置,200公里内必有一个换电站;而“完全覆盖”则进一步确保从任一方向出高速,150公里内必有一个换电站。届时,车主在高速行驶时无需满电出发,即可享受说走就走的便捷出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