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亲自参赛,车企老板下场,汽车文化迎来新气象

看到魏建军要亲自开车参加敦煌越野耐力赛,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问:“他真的有必要亲自上阵吗?”或者说,“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去玩这么极限的比赛,到底图啥?”其实,这事儿你要是只是从个人兴趣来看,未免太简单了,更有意思的,是它背后对中国汽车行业,甚至整个汽车文化的影响。

先不说老板参赛在国外算不算新鲜——在中国,这事儿其实挺罕见的。车企掌门人往往都离实际“动手”造车很远,更别说发动机器直接“开到沙漠里和别人比谁厉害”了。魏建军的这一步,乍一看是个人秀,但你琢磨琢磨嘛,这其实是代表着整个行业某种新气象。

中国汽车最近几年,说实话,确实进步大得惊人,造出来的车越来越能打,尤其是在新能源、智能化、越野等领域。可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家好像都在拼技术、拼数据、拼销量,很少有哪家敢把品牌故事、产品精神、汽车灵魂拍在桌子上,说“我就是不一样”。那原因是什么?咱们缺的不只是造车技术,缺的是一种汽车精神,缺的是让人“对汽车有点敬畏和爱”的那种感觉。

世界上的厉害车企,哪家不是跟赛车有关?你看丰田、保时捷、本田甚至法拉利,哪一家不是在赛道和极限环境里把技术、品牌、形象全都打磨出来,然后让普通人开着量产车也能“感受到赛道灵魂”?这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字——玩。

中国车企这些年太苦了,大家都在跟销量死磕,跟成本死磕,很少有机会去“尽情玩车”。但其实,只有真正“玩明白了”,才能理解什么是极致汽车,什么是好车,然后把“玩出来的经验”反哺到普通人的车上。你开着一辆越野车,敢去沙漠里头撒点野吗?你开着电动车,敢拿去参加一万公里的拉力赛吗?很多人说中国有技术,但终究没把技术变成“文化”。

所以说,魏建军亲自下场,不仅是对自家长城汽车有底气,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想掀起汽车行业新风潮的表达。你想啊,一家车企的头儿亲自摸着方向盘,在沙漠里翻几个跟头,这种事对品牌的影响力有多大?让用户、让同行、让外国人都看到——中国汽车不是只会工厂批量生产,更是有热血、有精神、有追求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赛车和越野耐力赛不是耍酷那么简单。动辄上千公里的路程,峡谷、河床、沙漠、盐碱地轮番上阵,对一辆车的动力、底盘、可靠性都是真正的生死考验。一辆没技术底子、没扎实工艺的车,能不能跑完都成问题。所以你看,魏建军敢亲自开,无非就是对自己车的信心,也可以说是“我只造自己敢开的车”。这种“敢吃螃蟹”的劲头,不就是中国汽车最缺的吗?

魏建军亲自参赛,车企老板下场,汽车文化迎来新气象-有驾

说到这里,我倒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人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汽车文化?我们是不是只会把车当成上下班的工具?也许你会说,现在喜欢汽车、改车、玩车的小伙子多了去了,但你琢磨琢磨,真正在中国普及开的“玩车文化”还离得远呢。国外看F1,看拉力赛是全民狂欢,国内很多人还以为赛车是土豪专属。其实不是我们不爱玩,是没人带着大家玩,没人把赛车和汽车文化普及到普通人心里。

而这恰恰是魏建军这次“亲征沙场”的意义之一。等于给整个行业打了个样:不光靠谱,得会玩;不止安稳,还要敢冒险。等大家都开始琢磨汽车精神、汽车个性、汽车文化,才是真正进入汽车强国行列。

再说技术迭代这事儿,其实赛场就是最好的技术试验田。你日常造的车怎么都不如极端环境下的测试来得真实。发动机、底盘、悬架、动力,在沙漠戈壁那种恶劣地形上,什么毛病都能暴露出来。魏建军这种“老板带头下场”,相当于一边做市场品牌,一边做技术极致。比起那些只在大会堂里讲讲话的领导,显然更靠谱,更有说服力。

大家都知道,长城汽车这些年在中国越野市场做得计算疯狂,从动力到车型布局,从燃油到新能源,各种“跨界”“融合”。你可以很通俗地理解为,长城把“中国人也能造世界级越野车”这句大话真正落地了。如果没有背后魏建军这种“玩命亲自下场”的疯狂劲,未必做得到。中国很多老板都想着“做大做强”,但少有这股“不怕摔,不怕累”的狠劲。

再聊到长远影响。中国能不能成为汽车强国,跟销量没关系,跟技术也不完全相关。还得看“市场心智”,看外国人能不能一提到中国车就马上有画面感。为什么保时捷、法拉利厉害?是因为那些名字承载着几十年的“赛事文化”,一上头条就是拉力赛冠军、F1头名。而咱们呢?大部分还是产品层面,离品牌文化还差个大台阶。

所以说,这次魏建军亲自下场,是中国汽车开始补齐自己短板的一个信号。以后可能会有更多老板、技术大佬亲自上阵,用比赛这个“极限场景”去倒逼产品创新,也开始推动大众“爱玩车、懂玩车、会玩车”。能让汽车这个东西,不只是通勤工具,更成了圈子里大家热议、体验、追求的一部分,这才有汽车强国的氛围。

有些人或许会说,这种“董事长亲自下场”,会不会只是短暂Show一把,过了就没下文?可能性确实有,但只要形成雪球效应,就能改变不少东西。比如更多企业跟进,更多赛事吸引大众关注,中国的汽车消费和汽车文化就能跟上去。等到中国有了像样的越野IP、像样的赛事体系、像样的赛车圈子,没准“汽车强国”就差最后临门一脚了。

长城汽车这几年的实践也说明一点,赛事不仅能锤炼技术,更能推动产业圈、消费圈、文旅圈联动。赛事落地带来人流、带来消费,带来产业链升级。这事儿放在西北、川藏那种地形里,更是双赢。长远来看,这种模式能让中国汽车和相关产业真正形成闭环,带动一整个链条的升级。

魏建军亲自参赛,车企老板下场,汽车文化迎来新气象-有驾
魏建军亲自参赛,车企老板下场,汽车文化迎来新气象-有驾

最后大家不妨想想,魏建军的“这一步”,到底有多少中国老板敢做?技术牛逼,品牌牛逼,文化牛逼,这三者什么时候能在中国汽车行业碰头?现在看来,魏建军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许将来会有更多传奇出现,但这“第一步”一旦迈出去,就是“小步快跑”的新开始。

魏建军亲自参赛,车企老板下场,汽车文化迎来新气象-有驾

说到底,中国汽车需要的不只是销量榜第一,需要的是一代代中国人能说:“我喜欢中国车,因为它有精神,有故事,有态度。”越野不是小众爱好,赛车不是土豪专属,汽车也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梦想、是体验、是文化。等“会造,会玩,会讲故事”的企业越来越多,中国汽车才真的能扬眉吐气,和世界顶级品牌掰手腕。这一天,不远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