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这车,我第一眼看到它的官图就觉得,嗯,这次零跑是真的想往年轻市场跑了。说实话,之前他们的B系列给我的感觉,还挺稳重,设计语言偏安全牌,没太大惊喜。但Lafa5不一样,它在保持科技自然美学的基础上,硬生生加了一些街头感跟赛道味儿。这不,那个无框车门,配上电擎黄颜色,绝对是专门挑年轻人审美定制的。你想啊,谁家轿跑还敢这样跳跃?
昨天和个做4S店销售的老熟人聊,他说:Lafa5一出来,店里很多95后、00后都盯上了,不像以前买车还得家里人点头,现在年轻人自己心里有杆秤了。这话不假。你再对比一下同价位的神车,比如某德系品牌的入门轿跑,外观设计要么死板,要么就跟老头子玩年轻化,结果怪怪的。零跑这次给人的感觉,是个性但我不小众,大伙儿看着舒服,也不尴尬。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Lafa5内饰的改动更细节。门板扶手宽50mm,这数据看着不起眼,可用起来立马能感受到手感上的厚重,有种抱着方向盘的踏实感。加上枪灰镀铬条和翻毛皮,整体质感其实有点超出这个价位车辆的水平。我自己体验的时候,坐椅加热和通风这俩配置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这两年夏天越来越热的背景下,买车不配个座椅通风,估计现在年轻消费者都要吐槽了。
说到舒适性,Lafa5做到运动和舒适的平衡,老板朋友开过一次,跟我说:这车跑起来稳,中高速也不飘,但不硬,毕竟多数年轻人不至于天天赛道上玩漂移,舒服点才愿意天天开啊。这话很有道理,很多国产品牌似乎热衷硬悬挂,追求操控极端,但结果就是损失了日常驾驶的乐趣和舒适。零跑这边好像有点借鉴了德系轿跑的感觉,但操作上再做了点让步,更适合家用。
我得承认,刚开始我对零跑这么大力推广年轻化战略还有点迟疑。毕竟,年轻人的喜好多变,审美也五花八门,能不能长久保持这种调性,还真不好说。毕竟一线汽车行业里,产品线快速切换容易烧钱,供应链确认零配件和材料的稳定性更费劲。这让我想起供应链磋商那会,研发经理说:搞个无框车门,零配件符合国标又稳定,供应商那边头都大。你看,这背后的博弈其实蛮麻烦,零跑敢这么玩,很可能是对供应链能力有足够信心了。
再回头看看销量数据,零跑连续7个月稳坐新势力销冠,9月份破6万,这得多大信任感堆出来?国庆25k订单,交付近1万台,背后是口碑传递还是营销压阵?我觉得,两者都有,尤其是用户体验正向反馈很关键。朋友开着零跑电车回来,一路上他还问我这车保养贵么?我心算下差不多是百公里成本50块上下,估算有点粗糙,因为当地电力成本和维修差异大,但大体不算高。
顺带一提,零跑提出零甲醛环保空间,我之前没咋在意,今儿查了下,环保指标这块各家不一,尤其是内饰材质气味,年轻人越来越挑剔,这细节其实很讨喜。要我说,这就是从研发到供应链,再到渠道和用户心理都一气呵成的系统工程,不是光靠做个漂亮设计图就行了。你想,这年头车子买来,谁愿意天天被塑料味熏着?
聊起同价位的竞品,像小鹏P7、哪吒U这些,虽走智能路线,但在设计纯粹性和运动性融合上,感觉多了一层婉约,没那么张扬。零跑Lafa5明显敢刚,像走街串巷的街车,张扬又不失品质感。可这就让我想问了,年轻人选车时,到底是第一看颜值,还是更看内里细节?你说说。
对了,我还没细想过,零跑这次能不能借Lafa5打开海外市场?目前看,它还停留在国内年轻潮流圈层定位,怎么让没听过零跑的消费者一眼记住这车,需要更多操作吧。这段先按下不表。
作为一个老反复盘车企动作的人,我对零跑的独立思考还是放心的。毕竟他们不见得跟某些品牌一样套话连篇,反而更愿意和客户坦诚沟通。销售说起这点时还调侃:零跑这些小年轻,思路活泛,咱传统车企学不来。好笑。
看了这些,我自己也有点兴奋,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你有没有也感觉,无框车门这种设计细节,夏天开车上下车都有面儿?还是你觉得,这车太骚气,旁边邻居还以为你买了什么玩意儿?我反正还挺期待后续真实用户的口碑,尤其是那几个科技、舒适完整体验的细节,到底能不能真正打动年轻人留下来。
不知你觉得,这样的设计和定位,零跑Lafa5能撑多久?毕竟技术、设计加情怀,能不能一路红火到底,还是太早说?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