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

沙子灌进鞋里那一刻,我正站在坡顶回头看。

那台牧马人卡在半坡,发动机4000转的咆哮声撕裂空气,轮胎刨出两道深沟。车主挂着低速四驱,油门踩到底,车身在原地晃。我这边早就熄了火,站在坡顶抽烟。等他终于爬上来,推开车门,走到我车前,什么也没说,就那么盯着车标看。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三分钟后他憋出一句:“你那玩意儿,电机?”

我弹了弹烟灰:“前200千瓦,后300千瓦,双电机。”

他转身走了。后来晚上扎营,他坐在篝火对面,又问了句:“多少钱?”我报了个数,他沉默着喝完一瓶啤酒。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这事儿过去一个多月了。我现在偶尔还会想起那个画面——30度长坡,静止起步,D挡直接冲,电机200毫秒爆发扭矩,发动机4500转介入补能,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顿挫。牧马人车主事后跟队友说,这车不讲规矩。

但规矩这东西,大概本来就是用来被改写的。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提车那天,销售跟我讲了半小时电池底盘一体化。我听得迷糊,只记住一句话:把电池“嵌”进大梁之间,省出来的空间塞更多电芯。当时我没太在意,觉得就是个噱头。真正让我服气是上个月滇藏线,72道拐那段全是碎石路,我把速度提到80,副驾上的矿泉水瓶晃了几下,没倒。

悬挂系统在疯狂工作。仪表显示液压阻尼器每秒读取一千次车身姿态,提前预判路况。说人话就是,轮子还没压到坑,悬挂已经做好准备了。同行的朋友开台普拉多,全程龟速挪,下车后腰都直不起来。我倒是没啥感觉,晚上还能躺车里看星星。

油电账本我算过几次。83升油箱,210公里纯电,理论续航1310公里。实际用下来,市区通勤全靠电,周末出城让发动机介入发电。92号油现在7块6,家用电5毛2,一公里成本不到5毛。比起之前那台2.0T油老虎,一个月省出来的钱够吃两顿火锅。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但真正改变我用车习惯的,是上周四凌晨那次升级。

手机震了一下,推送说系统更新完成。我翻个身继续睡。早上下楼,中控屏右上角多了个红点,点开一看:高速爆胎辅助、车位到车位智驾、还有两个听不懂名字的功能。群里已经炸了,有人贴出4S店加装报价单,说这波更新价值两万多。

我坐在车里愣了一会儿。这种感觉挺奇怪的——你花钱买个东西,本以为配置定死了,结果隔几个月就给你塞点新玩意儿。就像你点了份外卖,商家送了瓶饮料,虽然饮料也就值几块钱,但那个“白捡”的感觉是实打实的。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车位到车位功能我现在用上瘾了。公司地下负五层,从固定车位到地面闸机600米,14个弯头。我的习惯是:人到电梯口,手机一键召唤,车自己开上来等我。第一次用的时候,保安盯着车看了半天,问这是不是遥控玩具。

地库无光环境,系统靠激光雷达和毫米波识别消防栓、立柱、地锁。侧方只剩5厘米也能一把通过。那个画面我印象挺深——黑暗里,车灯扫过立柱的影子,方向盘自己转动,像某种活物。

座椅这个细节,提车前我没太在意。真正长途跑下来才发现不一样。靠背和坐垫的发泡密度分区布置,腰背那块软,肩颈和腰椎位置硬。有次从成都开回重庆,400多公里一口气跑完,下车腿不麻。同事借我车去了趟西安,回来第一句话是:“这座椅有毒。”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高速爆胎辅助我还没遇到过实战。只在试驾视频里看过演示,右前轮瞬间放气,车身横摆,系统80毫秒识别,对角制动,0.8秒内车辆稳住。视频里副驾小姐姐没系安全带也没撞化妆镜。我看完视频把这功能给家里人演示了一遍,我妈说这车有点邪门。

红外夜视倒是用过几次。皖南山区无路灯路段,300米外的行人和动物会被黄框标出来,还配距离和相对速度。有次夜里穿越,系统120米外识别到散养黄牛,AEB提前1秒多点刹。后车跟得近,司机下车问我怎么知道前面有牛。我指了指中控屏,他看了半天没说话。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现在每次系统推送升级,我都会在车库多坐一会儿。倒不是研究新功能有多厉害,更多是在想:车这个东西,正在变成另一种形态。它或许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个会学习、会进化的电子产品。

腾格里那次穿越之后,牧马人车主加了我微信。前两天他突然发来条消息:“你那车,能试驾吗?”我说约个时间。他回了个“好”字,然后就没了下文。

我大概能理解他的心情。30年的技术路线,在某个瞬间被另一套逻辑超越,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缓缓。但时代就是这样,不会等任何人。

腾格里沙漠30度坡上,那台4.0T牧马人被一辆插电混动甩在身后,车主下车后盯着我看了三分钟不说话-有驾

方向盘上那个徽标,我偶尔会多看两眼。它背后代表的,大概就是这个时代的某种可能性——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会在某个凌晨三点,悄悄给你的生活加点料。值不值这个问题,得看你怎么算账。我现在的用车场景,市区通勤占七成,周末出游占三成,插混正好卡在这个平衡点上。

至于那台牧马人,听说最近挂在二手车平台上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