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

咱们平时一聊起咱们国家的那些大企业,特别是那些名字前面带“国”字头的,比如东风汽车,很多人脑子里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家大业大,底子厚实,那肯定是没得说。

但另一方面,可能也会觉得,这么大的块头,想掉个头、转个身,是不是得慢悠悠的?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简直就是神仙打架,一天一个新花样,晚一步可能就跟不上了。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像东风这样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车企,面对这股新浪潮,还能不能玩得转,能不能跟得上那些新势力的节奏?

最近,东风用一个叫“奕派科技”的新公司,给了所有人一个响亮的回答。

这可不是简单地换个名字、挂个新牌子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一场下定决心、壮士断腕式的深刻变革,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过去分散的手指头,“捏紧成一个拳头”再打出去。

那么,这个“拳头”到底是怎么捏起来的呢?

咱们得先看看以前是啥样。

过去,东风搞新能源,旗下有好几个品牌,比如主打主流市场的奕派,还有个专做小型电动车的纳米,再加上大家都很熟悉的风神。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这几个品牌,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几个兄弟,虽然都是一家人,但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盘,研发、生产、卖车、售后服务,都是各管一摊。

这么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组织架构变得特别庞大复杂,资源分摊到每个品牌头上,力量就散了。

更要命的是,市场上一旦有什么新动向,或者用户提了什么意见,信息要在这几个兄弟之间传来传去,再层层上报,等最终商量出个结果,市场的热度早就过去了。

这就好比一个家里开了三个厨房,各做各的饭,不仅浪费煤气和食材,效率还特别低。

东风的领导层显然是看透了这个问题。

他们下的这步棋,可以说非常果断。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直接成立一个全新的平台,也就是“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然后把原来奕派、纳米、风神这三大品牌的核心力量,不管是研发人才,还是生产线,再到销售渠道,通通整合到这个新公司里来,统一管理。

这么做,说白了就为了一个字:快。

在现在这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新能源江湖里,速度就是生命。

整合之后,一个指令从市场最前线反馈回来,可以直接送到决策者的办公桌上,中间省去了无数环节,能够迅速地对产品策略做出调整。

这就是东风集团董事长杨青提出的“捏紧拳头”理念的精髓,把所有优势兵力集中到一点,才能形成最强的冲击力,打赢这场硬仗。

拳头捏紧了,怎么打出去,打向哪里,也得有章法。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新成立的奕派科技,规划了两条非常清晰的进攻路线。

第一条路,是面向咱们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主流科技系列”。

这个系列里,有像纳米01那样小巧灵活,适合城市通勤代步的车型,也有像奕派007、奕派008这样,空间、配置、性能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主力车型。

它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去争取最广大的市场份额。

而另一条路,就显得更加高大上了,是跟咱们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进行深度合作的“智能精品系列”。

这个合作可不是以前那种,我买你个零件你卖我个系统的简单买卖关系。

双方从一开始就共同参与,一起定义产品是什么样的,一起搞研发,甚至连工程师团队都搬到一块儿办公了。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这意味着,未来从这个项目里诞生的车,将是“含华量”极高的产品,华为最新最强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都会在这上面首发搭载。

这就像一个有几十年深厚内功的传统武林高手,跟一个精通各种高科技心法的奇才联手,共同创造一种全新的武学,目标直指高端市场。

当然,光有战略蓝图还不行,关键得看实际行动。

奕派科技把“用户”这两个字,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公司总经理汪俊君说,在新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高管会上,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事最重要”,结果所有人的答案都一样:用户的口碑必须是第一位的。

他自己更是要求每周都要亲自看用户的反馈报告,不管是好评还是批评,甚至是骂声,在他看来都是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意见直接上会讨论,必须确保用户的声音能真正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改进。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最好的例子,就是还没正式上市的2026款奕派008。

这款车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根据海量用户的真实反馈,进行了多达108项的系统性升级。

比如,有用户反映车机系统反应有点慢,好,芯片直接从行业主流的高通8155,一步到位升级到性能更强劲的8295P,让整个系统的流畅度有了质的飞跃。

有用户觉得座椅的舒适性还有提升空间,行,团队就去对标集团内部以舒适性著称的标杆车型岚图梦想家,虚心学习人家的座椅设计和用料。

还有底盘调校,专门请来了神龙汽车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团队,一点一点地精雕细琢,让车子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通过颠簸路面时的滤震舒适性都更上一层楼。

最让人觉得有诚意的是,做了这么多升级,成本明摆着增加了不少,但最终的定价策略却是“加量不加价”。

在现在这个价格战打得飞起的市场里,他们没有选择跟风卷价格,而是选择用实打实的产品力去赢得用户的认可,这份定力,确实让人佩服。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战略和理念都有了,最终还得靠硬核的技术实力来撑腰。

东风本身就有“天元智舱”、“马赫动力”这些技术家底,但奕派科技的目标显然更远大。

他们正在全力攻关几个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沿技术。

首先是固态电池,目标是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这基本上就能彻底解决大部分人的里程焦虑了,而且安全性也更高,据说在武汉的生产线已经开建,明年就能试产。

其次是超千伏高压架构,简单来说就是把充电电压平台提升到1200V,比现在主流的800V平台还要高出一大截,这意味着充电速度会快得惊人。

与之配套的,是一项叫“双兆瞬充”的技术,目标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50公里”的极致体验。

央企发力科技变革,奕派首秀亮实力,拳头产品引关注-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下高速去服务区上个厕所,或者买杯咖啡的功夫,你的车就能补上足够跑三四百公里的电量,这几乎就和加油一样方便了。

这套技术组合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精准地瞄准了现在电动车用户最大的痛点:续航、安全和补能效率,从底层技术上彻底重构用户体验。

在国内市场全力出击的同时,奕派科技的目光也投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他们的出海战略同样考虑得非常周全。

首先是产品要全球化,计划到2027年要推出30款专门为海外市场打造的车型,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全球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

其次是渠道要本土化,他们计划今年就把海外的销售网点扩展到800家,到2027年更是要冲刺2000家,并且选择和各个国家最头部的经销商进行深度合作。

然后是运营要属地化,不再是简单地从国内遥控指挥,而是要在当地建立团队,做市场研究和营销,真正做到深耕细作。

最后是营销模式要创新,把国内市场已经玩得很成熟的社交媒体营销、用户社群运营等新玩法,带到海外去,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策略,形成组合优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