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6辉煌不再销量神话终结

比亚迪到底还能霸榜多久?——销量“吓人”背后的逻辑

最近汽车圈里,最热的话题非“比亚迪霸榜”莫属。每个月销量数据一出,大家都在等一个答案:比亚迪是不是又稳坐第一了?答案毫无悬念——是的,比亚迪又是第一。而且,不只是第一,是“碾压式”的第一。

先说个数据,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可能要冲到400万辆。400万辆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三分之一。不仅把国内造车新势力远远甩在身后,连传统燃油车巨头们也望尘莫及。更夸张的是,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甚至超过了不少合资品牌所有车型的总和。

这么看起来,比亚迪是不是“神”了?销量、市场份额、增长率,哪一项都看不出它有一点要掉队的意思。很多人会问:还能这样下去多久?会不会像当年的哈弗H6,曾经不可一世,最后也慢慢被淘汰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数据确实猛,但我们得拆开了看。

---

先聊销量。比亚迪的销量确实看着很炸裂,但它的销量结构其实挺特别的。比亚迪的车型覆盖面非常广,从10万不到的秦PLUS,到30万以上的腾势、仰望,几乎是“高中低全包”。过去很多车企要么主攻高端,要么主攻低端,但比亚迪偏不。它用“多子多福”的打法,把每个细分市场都塞了一个产品进去。

而且,它还有一个特别恐怖的优势——产能。别的新能源车企还在为供应链发愁时,比亚迪早就把电池、电机这些关键零部件握在自己手里。它不仅不受制于人,还能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爆款车型一旦需求暴涨,它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加班加点生产出来,销量立竿见影。

但销量高并不代表利润高。接下来,我们看看比亚迪的毛利率和利润。

---

从公开财报看,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在20%左右。这在新能源车企里算健康,但放在整个汽车行业里,其实并不算特别高。尤其是跟特斯拉这样的对手比起来,比亚迪的利润率显得有点“朴实无华”。特斯拉的毛利率一度超过30%,它卖一辆车,赚的可能是比亚迪的两倍。

比亚迪为什么那么拼销量?是为了抢市场,还是为了弥补利润?很大程度上,两者都有。新能源车的竞争本质上是规模的竞争,谁的规模大,谁就能把供应链成本压得更低,谁就能活得更久。比亚迪现在是在用销量换规模,用规模抢市场。这种打法看上去很激进,但目前来看是有效的。

而且,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很高。2023年上半年,它的研发支出超过150亿元,同比暴增超过50%。研发花了这么多钱,利润自然就会“被吃掉”一部分。但这些钱不是乱花的,它砸在了刀片电池、DM-i混动系统、CTB车身一体化技术这些核心领域。这些技术不仅让它在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还成为它“反向输出”的资本——比如卖电池给丰田,卖平台给越南车企。

哈弗H6辉煌不再销量神话终结-有驾

所以,毛利率不高的背后,藏着比亚迪的“野心”。它不是不赚钱,而是把钱花在了未来上。

---

再说行业对比。有人会拿比亚迪跟传统燃油车企比,觉得“新能源车就是不赚钱”。但其实现在燃油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合资品牌销量大幅下滑,自主品牌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整体市场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新能源车企看起来亏,但它们亏的是主动的,是为了抢市场。而传统车企很多是被动挨打,亏得没办法。

新势力车企就更不用说了。蔚小理们虽然销量在涨,但亏损也在涨。理想稍微好点,但其他几家还在为“什么时候能盈利”而发愁。特斯拉呢?它是赚钱,但近几次降价之后,毛利率也开始往下掉。换句话说,整个汽车行业都在经受一种“阵痛期”。

所以,比亚迪现在的打法虽然看着激进,但在这个行业里,激进反而成了一种“常态”。如果不激进,可能连资格赛都跑不下来。

---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比亚迪还能霸榜多久?

答案其实得看两个方面:第一,它的产品力能不能持续。第二,整个行业的格局能不能发生大的变化。

从产品来看,比亚迪的技术储备比较扎实,产品阵列也比较齐全,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但长期来看,它需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如果始终只能靠10万到20万的车型走量,那天花板迟早会出现。好在腾势、仰望这些高端品牌已经开始发力,比亚迪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从行业来看,新能源车已经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外资品牌的反击,新势力的技术创新,传统车企的价格战,这些都是比亚迪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说到底,销量只是一个结果。比亚迪能不能继续霸榜,关键还是看它能不能保持技术优势,能不能抓住用户需求的变化。哈弗H6曾经也辉煌过,但它最终输在了技术和市场趋势的变化上。如果比亚迪能避免这个问题,那它霸榜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一点。

数据看着吓人,但拆开来看,它其实是有逻辑的。这不是简单的“运气好”,也不是“抢市场不要命”。比亚迪的每一步看起来都很冒险,但其实都踩在了时代的节奏上。未来的路怎么走,还有很多变数,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它的每一步都没走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