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

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平均每天卖出3.65万台,但这份辉煌背后却暗藏裂痕——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

一边是上市即爆单的“当红炸子鸡”,一边是技术强悍却销量冷淡的“老将”,比亚迪的双网战略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有驾

海狮06的成功绝非偶然。 这款定价13.98万元起的SUV,将以往30万级车型的配置直接下放至主流市场: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底盘、TSC高速爆胎稳定系统,以及支持高速领航辅助的“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理由很简单——在15万价位段,找不到第二款能同时满足大空间、长续航、高安全性和智能配置的车型。

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有驾

更关键的是,海狮06精准切中了Z世代家庭的需求痛点。 DM-i版本提供170公里纯电续航,亏电油耗仅3.5L/100km,满油满电可跑1670公里;EV版本续航达605公里,充电18分钟即可补能50%。

对于追求实用主义的年轻家庭而言,这些数据远比“龙颜美学”更具吸引力。 尽管其“复眼”大灯设计曾引发争议,但实车体验中,用户更看重2930mm轴距带来的980mm后排腿部空间和757L后备箱容积。

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有驾

王朝网并非缺乏技术底气。 汉L搭载的兆瓦闪充、上千马力等配置,在参数上碾压同级竞品,但市场反应却异常冷淡。

问题在于,王朝网的目标用户画像与当下主流消费群体已然脱节。 其设计语言延续了“龙颜美学”的稳重风格,内饰被吐槽“像十年前的车”,而海洋网的车型则凭借年轻化设计语言快速抢占心智。

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有驾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品牌标签的固化。 秦PLUS、元PLUS等车型因长期主导网约车市场,让王朝网被锚定在“工具车”认知中;而海洋网通过海豚、海豹等车型成功塑造了“科技潮玩”形象。

当消费者购车时第一句询问“这车有啥毛病”时,王朝网的技术优势反而因缺乏情感链接而显得苍白。

海洋网的崛起并非偶然。 它通过“车海战术”快速试错,仅2025年就推出海狮05、06、07等多款车型,覆盖10万-24万元价格带,形成梯度竞争。

而王朝网仍依赖秦、元等老款车型支撑销量,中高端产品迭代缓慢。 宋PLUS从王朝网划归海洋网后,甚至改款采用海洋系列设计语言,进一步凸显双网定位的割裂。

国庆假期前六天,比亚迪订单冲上23.6万台,海洋网的海狮06独揽2.3万台订单,而王朝网的汉L、唐L等中高端车型几乎无人问津-有驾

这种失衡直接反映在用户决策逻辑上。 年轻消费者选择海狮06的理由是“配置拉满、价格实在”,而放弃汉L的原因则是“不需要为用不上的技术买单”。

特斯拉Model Y的极简设计、海狮06的实用主义,共同验证了市场新规则:参数竞赛时代结束,情绪价值成为胜负手。

比亚迪的产能与技术从未如此强大,但王朝网的沉默暴露了其软肋——品牌与用户需求的错位。

海狮06的爆单证明,消费者已从“唯技术论”转向“体验至上”,他们拒绝为冗余功能付费,却愿意为设计细节和日常场景的精准匹配买单。

而王朝网仍困在“工程师思维”中,试图用兆瓦闪充说服更关注颜值和口碑的年轻人。更紧迫的是,海洋网的热销正在倒逼资源倾斜。

海狮06单月产能爬坡至3万辆,工厂24小时运转仍难以满足订单;而汉L的生产线却未见同样紧迫的节奏。

若王朝网无法在下一季度推出能引发情感共鸣的新品,比亚迪或将面临“一条腿奔跑”的长期风险——海洋网持续收割新增市场,王朝网固守存量客群,但后者正在被时间稀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