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进口车的选配收费闹得沸沸扬扬的,咱也来唠唠嗑。想想看,花大价钱买了辆进口车,结果座椅通风加热、方向盘加热这种基本操作还得再掏四千多大洋,搁谁心里都不得嘀咕两句吧?这就好比买了个豪华手机,结果打电话发短信还得另外收费,这叫什么事儿啊!
前阵子,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他看上了一款进口SUV,外观性能都没得说,可是一看配置单,好家伙,一堆功能后面都标着“选配”。他一问销售,销售轻描淡写地说:“这些功能都可以后期加装,价格也不贵。”结果一问价格,差点没把他下巴惊掉。后轮转向?一万多!远程控制?也得一千多!更别提座椅通风加热这些“小”功能了,也要四千六!朋友当时就懵了,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国产车十几万的车都标配了,这进口车咋还玩儿上“付费解锁”了呢?
其实,进口车的这种收费模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有人说,人家这是高端品牌,卖的就是服务和体验,你要是觉得贵,可以选择不买嘛!也有人说,这分明就是“割韭菜”,把一些本来应该标配的功能单独拿出来收费,变相提高售价。说实话,这种“按需付费”的模式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些功能的定价是否合理?消费者是否真的有选择的权利?
再看看国产车,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配置越来越丰富,价格也越来越亲民。很多以前只有豪车才有的配置,现在在国产车上也成了标配。这无疑给进口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前,消费者买进口车,图的就是品牌和品质,现在,国产车的品质也上来了,价格还更实惠,进口车的优势在哪儿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进口车都在“割韭菜”。有些进口车确实在技术和性能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消费者为之买单。但对于那些把一些基本功能都拿出来收费的进口车,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掂量掂量,这钱花得值不值?毕竟,现在国产车也越来越香了,选择也更多了。
话说回来,这汽车市场也跟其他市场一样,最终还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如果消费者都觉得这种收费模式不合理,用脚投票,那么车企自然会做出调整。所以,咱们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别被一些花里胡哨的噱头给忽悠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