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

今日,车圈里这出戏,比往常又热闹了几分!

咱们用车社今天就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几天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新能源车主‘保命符’——那块‘看不见’的屏”这事儿,听着就透着股子玄乎劲儿,对吧?

可别小瞧了这块“屏”,它可是实打实地关系到咱出门在外的安全,甚至是能不能“保命”的关键。

你可能会嘀咕,用车社是不是又听了点风就是雨,开始瞎起哄?

得,这次我可不是凭空捏造。

这事儿,得从几个车友那儿说起。

他们都是新能源车的“铁杆粉丝”,平时没少在咱们社群里分享用车心得。

最近,几位朋友就碰上了糟心事,说起来,都跟这块“看不见”的屏幕脱不了干系。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头一个朋友,小王,是个刚提了新款纯电SUV的“技术宅”。

他开车,就爱把车里那些高科技配置玩个遍。

他跟我说,有一次在高速上,车子突然就“失灵”了,导航彻底黑屏,整个车机系统也冻结不动,连最基本的倒车影像都看不着了。

你说这要是新手,得吓成啥样?

幸亏小王胆子够大,后面跟着一辆车,他赶紧打了双闪,小心翼翼地靠边停了下来。

折腾了半天,系统才算缓过劲儿来,可那心有余悸的感觉,真是久久不能平复。

他跟我说:“用车社,我这车是买来代步的,不是买来让我担惊受怕的。

这屏幕,要是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可不就是‘保命符’变‘催命符’了?”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第二个朋友,小李,是个宝妈,家里头有两个宝贝。

她选新能源车,图的就是个环保,还有就是看中了那种“智能”带来的便捷。

她跟我说,有一次带孩子出去玩,在小区里倒车,车机屏幕突然闪烁了几下,然后就定格了,再也动不了。

当时她后面跟着一辆电动车,眼看就要撞上,幸亏她反应够快,赶紧摇下车窗,探出头去指挥,才算是有惊无险。

她跟我说:“这屏幕,有时候感觉比我记性还好,但有时候,它就跟闹脾气一样,说卡就卡。

我的小心脏,真的经不起这么折腾!”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听了他们的经历,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

这可不是小事。

咱们今天聊的这个“看不见”的屏幕,指的可不是普通的手机屏幕,而是新能源车里那个集成仪表盘、中控大屏,甚至还有副驾娱乐屏的整个车载智能系统。

它承载着多少信息?

导航、空调、音乐、车辆状态、辅助驾驶信息,甚至还有一些重要的安全警示。

如果它突然“罢工”,那后果,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智能的“双刃剑”,安全真的“看得见”吗?

咱们都知道,新能源车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那套“智能”系统。

大屏幕,触控操作,各种APP,感觉就像是把手机搬进了车里。

这确实方便,也确实酷炫。

比如,你开车到陌生地方,导航指引得明明白白;想听歌,点一点屏幕,海量曲库任你选;想调节空调,不用费劲找按钮,直接在屏幕上滑一滑就行。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但是,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越是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就像咱们用的智能手机,有时候也会卡顿,会死机,对吧?

车载智能系统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个娱乐工具,它还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技术解读,说很多新能源车的智能系统,都是基于Linux或者Android等操作系统进行深度定制的。

这些系统本来就不是为汽车这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场景设计的。

虽然厂商在上面做了很多优化和加固,但“ bugs”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

比如,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后台程序的冲突,或者是某个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更要命的是,很多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等,都高度依赖于车载屏幕显示的信息和操作。

如果屏幕突然黑了,或者显示错误的信息,驾驶员就可能失去对这些功能的判断,甚至误操作,那可就危险了。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我只想问问,那些号称“解放双手”的辅助驾驶,如果它的“大脑”——也就是那块屏幕——突然“大脑短路”了,那咱这双手,是继续“解放”着,还是得赶紧握紧方向盘,祈祷别出事?

这就像是给了你一把“神兵利器”,但你得确保这把“神兵”不会在关键时刻反噬你。

从“炫技”到“保命”,车企的责任在哪儿?

说起这个,就不能不提车企的责任了。

当初,为了吸引消费者,很多车企都在拼命地堆砌大屏幕,炫耀各种花哨的功能。

什么“AI语音助手”,什么“沉浸式座舱”,听着都让人心动。

但有时候,这种“炫技”式的营销,是不是有点忽略了最基本、最核心的安全问题?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做汽车电子的工程师,他们跟我说,车载智能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不光是流畅度、美观度,更重要的是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的容错能力。

比如,当某个模块出现问题时,整个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地进行降级处理,或者至少保证最基础的车辆控制功能不受影响。

咱们想想,一辆车,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是安全地把你从A点送到B点。

如果一个大屏幕,一个所谓的“智能系统”,反而成为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那这“智能”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我看到网上有些评论,说这事儿是“车主被科技绑架了”。

我倒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车企在科技的应用上,可能有点“用力过猛”,或者说,在“炫技”和“安全”之间,天平有点失衡。

你看,很多老款车型,虽然没有那么花哨的大屏幕,但它们的机械仪表盘,还有那些物理按键,虽然看起来“复古”,但稳定性却非常高。

它们不会突然黑屏,不会突然卡顿。

在紧急情况下,你一眼就能看到车速、油量、水温这些最关键的信息。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现在好了,很多车企把这些信息都集成到了大屏幕里。

一旦屏幕出了问题,你连车速都看不到了,你说这慌不慌?

这就像是你辛辛苦苦攒钱买的“钢铁侠战衣”,结果发现战衣上的显示屏,动不动就闪屏,甚至黑屏,那你说,这战衣还能让你飞起来吗?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不止是“黑屏”,更是“数字鸿沟”和“信任危机”

这事儿,咱们得从更深层次去理解。

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块屏幕,更是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关于信任的建立。

很多车主,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车主,他们对这种全触控、全智能的车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恐惧感。

他们担心自己学不会,担心操作复杂,更担心这种“高科技”会不会出问题。

当他们真的遇到了屏幕失灵的情况,那种恐惧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心理问题。

当消费者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一块屏幕上时,他们需要的是绝对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不是靠几个花哨的功能、几句“AI”的问候就能建立的。

它需要的是扎实的技术,是可靠的品质,是车企在任何时候都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承诺。

我看到一些车主在论坛里吐槽,说车企的客服,对于屏幕失灵的问题,通常是让重启、恢复出厂设置,甚至直接让去4S店检查。

这对于一个正在行驶中的车辆来说,这简直就是“治标不治本”。

而且,很多时候,问题只是暂时的,去了4S店,又一切正常了,搞得车主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这种“数字鸿沟”和“信任危机”,一旦形成,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极其不利的。

消费者会开始怀疑,这个“高科技”到底是真的好用,还是只是一个“噱头”?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得从源头抓起。

车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就应该把“安全”放在绝对的首位,而不是把“炫技”放在前面。

对于那些已经卖出去的车,也应该有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和远程诊断能力,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咱们用车社一直强调,买车,买的是一个可靠的伙伴,一个能给你带来便利和安全感的工具。

这块“看不见”的屏幕,如果真的能成为“保命符”,那它就必须是坚不可摧的。

如果它随时可能“掉链子”,那它就得被好好审视。

我倒是觉得,未来,咱们的车载智能系统,或许可以借鉴一些航空领域的思路。

比如,在核心的驾驶控制部分,保留一套独立的、高度可靠的物理控制系统,即使主屏幕出现问题,也能保证基本的车辆控制功能。

又或者,在软件层面,建立多重冗余备份,确保即使一个模块出现故障,也能有其他模块接管。

新能源车机黑屏:保命符变催命符?车企该反思!-有驾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沉重,但确实是我们每个新能源车主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咱们不能等到“出事了”,才来后悔。

所以,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

你们的车机系统,有没有出过什么“幺蛾子”?

你们觉得,这块“看不见”的屏幕,究竟是“保命符”,还是“定时炸弹”?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毕竟,车,是咱们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安全,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