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上了电动车,但是续航问题却让人头疼不已。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很多时候,你的爱车官宣续航能跑好几百公里,可实际跑起来却发现差得很远。这是为什么呢?诚然,其中一部分原因确实是因为电池本身的问题,但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官宣的续航并不是真的在实际路况下测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模拟环境下得出的数据。
可能你在买车或者看汽车测评的时候已经发现了,销售人员或者博主们介绍新车续航时,总是会提到NEDC、CLTC、WLTC这些名词,搞得人一头雾水。这些字母到底啥意思呢?别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唠一唠。
1、NEDC
NEDC,就是“新欧洲驾驶周期”的意思,听起来挺新的,但其实这标准都有点年头了,最早是上世纪70年代的,后来改了几次名,1997年定下来了。不过,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更新过,用到现在,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这标准已经有点过时了。
NEDC的测试,是在室内环境下,关空调、关灯,啥负载都没有,然后把车放在滚筒上,模拟不同路况的阻力,用风机吹风,就这么测出来的。
这个测试,总共1180秒,前780秒模拟市区路况,车速不高,平均才18.5km/h,后面就是郊区路况,车速能上到120km/h,平均62km/h。
可是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理想路况啊?
瞧见没,就是这种跟真实情况差一大截的测试,竟然还被不少车企拿来标榜自家新车的续航能力。这么一来,你肯定也看穿了车企宣传里那些小把戏了吧?如果按照这种测试结果,续航能力还能一点不打折,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话说回来,由于NEDC标准的可信度确实不高,很多厂家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车辆续航,已经开始弃用NEDC,转而采用其他更靠谱的测试标准了。
2、WLTC/WLTP
WLTC的意思是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这个标准是2016年才出来的,欧盟、日本、美国一起搞的。WLTC一般用来测综合油耗,续航的话,得看WLTP,中文意思是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这是WLTC的大哥,1998年提出,2015年定版,2019年在欧洲开始用。说白了,WLTP就是来革NEDC的命的。
WLTP的测试,总共1800秒,分四个区间,低速、中速、高速、超高速,每个区间都有停车、刹车、加速这些动作,车速变化也不固定。
跟NEDC相比,WLTP的测试更能反映实际开车的情况。测试的时候,车上的各种设备,像大灯、空调、除霜功能都是开着的,而且还会考虑到车辆的风阻、挡位、负载等因素,车速的变化也是随机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用WLTP测出来的续航里程,比NEDC的要靠谱多了,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不过,WLTP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在那种冷得让人直哆嗦的天气里,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会大打折扣,但WLTP在这一点上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它没能把这种极端天气对续航的影响考虑进去。所以,虽然WLTP比NEDC进步了不少,但也不是没有改进空间的。
3、CLTC
CLTC的意思是“中国乘用车汽车工况测试”,这个是我们国家自己定的标准,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这个标准,是根据我们国家的交通大数据来的,包括城市、郊区、高速三种路况,还考虑了高低温下开空调的情况。看起来,确实挺靠谱!
CLTC测试也是1800秒,行驶14.5公里,怠速时间占22.1%,最高车速114km/h,平均速度28.96km/h。
不过,CLTC标准也并非没有瑕疵。跟WLTP一比,CLTC少了超高速行驶的模拟,它的最大车速和平均车速也是相对较低的。还有一点,就是在CLTC的测试里,车辆停着的时候能耗居然算作0,而且在行驶过程中还能回收动能。更关键的是,它没考虑到环境温度和开空调这些因素对续航的影响。所以啊,CLTC测出来的续航里程,跟实际开起来可能还是会有出入的。
总结一下,这三种标准,各有千秋,但也都不完美。大家买车的时候,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用车情况来考虑。
当然,用哪种测试标准可不是车企自己说了算的,还得按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工信部在2021年10月不是发布了个通知嘛,里面说了,传统能源车和插电混动车得用WLTC标准来测油耗和电耗,纯电车呢,可以选择NEDC或者CLTC来测。
而且啊,CLTC作为咱们国家自己搞的一套标准,肯定还会不断更新和完善。工信部也规划了,到2025年,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得用CLTC来测续航。这对咱们买车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以后不管在哪儿买车,续航测试的标准都是一样的,车企再想用虚标续航来糊弄人,那可就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