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说今年比亚迪有多倒霉,那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缝。6月份刚被网友骂成“车圈恒大”,股价跌得那叫一个惨,2000个亿说没就没了。结果到了7月24号,这事儿还没完,又在成都天府机场出了个大乱子。
那天下午,一辆比亚迪汉在机场停车场里转圈圈,跟个失了魂的陀螺似的,一圈接一圈转个没完。这下可热闹了,围观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连警察和消防都给惊动了。你说这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故呢。
网上骂声一片,各种标题党满天飞
这事儿一上网,那可真是炸了锅。什么“比亚迪失控了”、“新能源车又出大问题”这样的标题到处都是。评论区里更是一片骂声,有说车质量有问题的,有说智能驾驶不靠谱的,还有人脑补出车主当时的心理活动,说什么“吓得要死,怎么试都停不下来”。
我看着这些评论就想笑,现在的网友啊,真是看个视频就当专家了。也不看看细节,就跟着起哄。这年头,谣言跑得比马还快,真相穿个鞋都追不上。
有心人扒出了真相
不过话说回来,网上还是有明白人的。很快就有懂车的老铁扒出了视频里的门道。你仔细看那个视频,车子转弯的时候刹车灯一直在闪,这说明啥?说明车主在主动踩刹车减速啊!
更有意思的是,车子转到一半的时候差点停下来了,车主还在那犹豫呢,不过一出弯就猛踩油门。这种操作你说是失控?那我觉得这个“失控”也太有技术含量了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人为控制的,根本不是什么技术故障。
车主终于说实话了
后来媒体找到车主采访,这哥们终于说了实话。原来他当天是来机场接人的,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心里那个急啊。可能是乘客自己走了,他就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注意,或者就是单纯想发泄一下情绪。
你说这事儿要真是比亚迪的技术问题,那损失可比之前那个“车圈恒大”的事儿还要大。现在澄清了,关键问题是:为啥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怪车呢?
现在的人啊,太容易被带节奏了
说实话,现在太多人看到个视频就信了,也不动脑子想想,更不会去查证真相。看个标题就开始骂,这不是瞎起哄是什么?
比亚迪其实早就有过承诺,用他们的智能泊车系统要是出了事,公司全权负责。你说这话敢说出来,那得有多大的底气?人家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在行业里都是顶尖的,不然怎么可能卖到欧洲、非洲那边去,还让外国人抢着买?
中国车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
现在网上骂比亚迪的人确实不少,可你知道吗?中国车已经连续十年全球产量第一了。比亚迪在挪威卖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能排到前三名。欧洲人买中国车可不是因为便宜,是因为质量真的过硬。
可为啥国内还有人总觉得外国车比国产车好呢?我觉得这可能还是被一些不实消息给带歪了。有些人就是喜欢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比较圆。
你想想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那是人家自己研发的核心科技。还有那个DM-i混动系统,油耗低得让人不敢相信。这些技术要是真不行,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吗?
事情的另一面值得深思
这次机场转圈的事儿,车主最后也没被重罚。说起来也能理解,现在大家压力都大,做点冲动的事儿也不是他一个人。生活不容易,谁还没个情绪失控的时候?
不过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咱们能不能冷静一点?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视频细节,听听公司的回应,别光看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开始带节奏。
现在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可类似的谣言肯定还会再来。到时候关键还是要动脑子想想: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国产品牌需要更多理性支持
说到底,现在的国产车真的已经很厉害了。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品牌,技术实力都不输给那些合资品牌。可偏偏每次出点风吹草动,就有人跳出来各种质疑。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品牌还是缺乏信心。外国品牌出问题叫“个别情况”,国产品牌出问题就是“质量不行”。这种双标真的没必要。
我们的智能驾驶技术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像比亚迪的这套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相当不错。当然,任何技术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关键是要看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时代更需要理性思考
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太快了。一个小视频可能几个小时就传遍全网,真相还在穿鞋,假消息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理性,不要被那些煽动性的标题给带跑偏了。看到争议性的内容,先想想是不是合理,再决定要不要转发。
比亚迪这次的事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当时大家都能冷静一点,仔细分析一下视频细节,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乌龙。
最后我想说的是,支持国产品牌不是盲目的,应该基于事实和理性。比亚迪也好,其他国产车企也好,有问题我们该批评的批评,该监督的监督。有进步我们也该认可,该支持的支持。
毕竟,这些企业的成长,关系到我们整个汽车工业的未来。咱们中国人开中国车,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儿,没必要总是觉得低人一等。
你觉得这次比亚迪机场转圈的事儿,背后反映出了什么问题?是我们对国产品牌的偏见,还是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