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估计新能源车厂家都没想到一个国庆节全

[烟花]估计新能源车厂家都没想到,一个国庆节全都露馅了……

[烟花]聊技术,每个厂商都有一大堆。但是,生态这个东西,印象中应该没有哪个厂商提过吧?什么是生态?全国保有量约3亿多的燃油车,十多万个加油站!十多万个加油站可以支撑3亿多保有量的燃油车加油,让这些车可以正常运转,在全国各地跑,这是生态的体现!

[烟花]再看国产新能源!假设,一个加油站占地一百平米,每天可以给一千辆车加油。那么,可以给一千辆新能源电车充电的充电站,需要多大面积?

这个账不难算。加油站给一辆车加满油,五分钟够了。充电桩给新能源车充满电,快充也得半小时起步,慢充更是要好几个小时。

就按快充算,半小时。同样服务一千辆车,加油站工作五十个小时就行,充电站得五百个小时。要在一天内完成,充电站需要的桩位数量是加油站加油枪的二十倍。

二十倍什么概念。

一个普通加油站四个加油岛,每个岛两把枪,八把枪。要达到同样效率,充电站得一百六十个桩。就算充电桩比加油岛占地小,一百六十个桩位加上车辆排队等候的空间,怎么也得上千平米。这还没算配电设施占的地。

国庆期间高速服务区的场景已经说明问题了。几十个充电桩,排队能排几个小时。有人凌晨三点去充电,还得等位。这不是个别现象,是结构性的。

燃油车跑长途,规划路线考虑的是距离和路况。新能源车跑长途,得先研究哪个服务区充电桩多,哪个时段人少。出发前要充满电,中途续航焦虑,到了地方还得找充电桩。这叫生态吗。

有人说快充技术在进步,充电时间会越来越短。这话没错,但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电网容量呢,同时给几十辆车快充,变压器受得了吗。服务区那点配电容量,撑不住太多车同时快充。

再说占地。高速公路服务区本来地方就不大,停车位都紧张。要大规模建充电站,要么挤占停车位,要么得扩建。扩建就是钱,就是时间,就是协调各种关系。

这还只是高速。城市里呢,老旧小区连停车位都不够,哪来的地方装充电桩。新建小区是配了充电桩车位,但数量也有限。大家都开新能源车了,充电车位肯定不够用。到时候抢充电位比现在抢停车位还激烈。

厂商宣传的时候,都说自己建了多少充电站,铺了多少充电桩。数字是挺漂亮,但这些桩的分布合理吗,利用率高吗,维护跟得上吗。很多充电桩建在那,要么坏了没人修,要么位置偏得没人用。

燃油车的生态是上百年积累出来的。加油站网络覆盖全国,油品供应链成熟,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管理。这套系统不是一天建成的。

新能源车想要同样的生态,不是多建几个充电桩就能解决的。得考虑电网承载能力,得统筹城市规划,得建立维护体系,得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时间,需要投入,更需要各方协调。

现在的问题是,车卖得很快,保有量上来了,但配套设施没跟上。厂商拼命卖车,宣传续航里程,宣传智能化,就是不怎么提充电的事。消费者买车的时候被各种参数吸引,真开上路了才发现,充电是个大问题。

这次国庆算是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新能源车不是不好,但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销量增长的速度。这个差距不补上,长途出行的焦虑就会一直存在。

技术再先进,没有完善的使用环境,体验也好不到哪去。

烟花估计新能源车厂家都没想到一个国庆节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