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铝腐蚀背后的热失控风险

2025年10月31日,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召回11411辆理想MEGA 2024款电动汽车。原因并非软件故障或电机缺陷,而是看似普通的冷却液——其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铝制冷却部件腐蚀、渗漏,极端情况下甚至存在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这一消息让许多车主困惑:一壶液体,何以牵动整车安全?

理想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铝腐蚀背后的热失控风险-有驾

电动车的冷却液,远非传统“防冻液”那般简单。它不仅是温度的搬运工,更是高压电池系统的“生命守护者”。在理想MEGA的案例中,问题出在冷却液对铝制冷却板的长期腐蚀。铝因其轻质高导热特性,被广泛用于电池和电机的液冷系统。但铝在特定条件下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尤其当冷却液pH值失衡、含有杂质离子或缓蚀剂失效时。

理想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铝腐蚀背后的热失控风险-有驾

腐蚀的起点微小却致命。冷却液中的微量电解质与铝板形成“微型电池”,铝作为阳极不断被氧化溶解。高温会加速这一过程,导致冷却板壁变薄、穿孔。一旦冷却液泄漏至高压电池模组,若其电导率超标,可能在高压部件间形成导电通路,引发短路、电弧,瞬间点燃易燃的电池电解液。

更隐蔽的风险来自散热效率的下降。腐蚀产物在冷却通道内沉积,如同血管中的“血栓”,阻碍冷却液流动,降低热交换效率。电池局部温度升高,副反应加剧,形成“越热越反应、越反应越热”的正反馈。当温度突破临界点,电解液分解产气,压力骤增,最终可能引发热失控——电池自燃。

理想汽车的应对措施包括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这看似代价高昂,实则是对系统性风险的彻底清除。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已通过云端监测提前预警,利用车机系统主动联系车主,展现了智能汽车在缺陷管理上的新能力。对于车主而言,若未收到预警,车辆当前状态安全,但应尽快完成召回,以防隐患累积。

此次召回背后,折射出整个行业对冷却系统认知的深化。过去,冷却液被视为“消耗品”,标准沿用燃油车体系。但电动车高压、高功率、长寿命的需求,使其必须专用化。2025年10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 29743.2-2025,首次强制要求电动车冷却液电导率≤100μS/cm、pH值控制在7.0–10.0,并限制硼含量,正是为了匹配铝制部件的化学特性。

理想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铝腐蚀背后的热失控风险-有驾

主流车企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虽未公开具体配方,但自新国标实施后,其新车型及售后保养均须采用合规冷却液。行业趋势已从传统的高碱性无机盐配方,转向低电导率、全有机缓蚀剂(OAT)的专用产品。这类冷却液不仅防腐更持久,还能兼容橡胶、塑料等多种材料,适应电动车复杂工况。

理想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铝腐蚀背后的热失控风险-有驾

更严格的测试标准也在推行。新国标要求进行长达1064小时的动态循环试验,模拟-30°C至80°C的极端温变,确保冷却液在真实使用中不“掉链子”。头部供应商如巴斯夫已推出符合标准的专用产品,标志着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

理想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铝腐蚀背后的热失控风险-有驾

理想MEGA的召回,是一次主动的风险控制,也是一堂公众科普课。它提醒我们,电动车的安全不仅关乎电池本身,更藏于那些看不见的“隐形防线”之中。冷却液的配方、材料的兼容性、系统的冗余设计,共同构筑了现代电动汽车的安全基石。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将愈发关键。每一次召回,都是对技术边界的重新校准,也是对用户信任的郑重承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