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起摩托车里的运动巡航标杆,你会想到谁?有人说哈雷,有人说凯旋火箭3,但要是真论“全能猛兽”,还得看杜卡迪大魔鬼。在中国玩机车圈子里,说到“大魔鬼”,都是一副又怕又恨、只能远观的样子。但杜卡迪显然不满足于只做大家“心中的魔鬼”,它直接把魔鬼升级成了“终极魔头”——大魔鬼Diavel V4 RS。
有人问,这摩托车能快成啥样,能当汽车开吗?我得说,这车0到100公里的加速只用2.5秒,基本等于一脚油门就把你弹射出天际,坐得稳才怪。如果你去路口玩半个月绿灯起步,你基本能“消灭”拉风的跑车屁股。甚至你高喊一句“恭喜发财”,人还在原地,影子已经冲到马路对面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辆摩托车为什么要这么快?又有谁真的需要2.5秒破百的摩托?这背后到底是厂商的炫技,还是有实际需求?其实我觉得,全世界大部分人买这类车都不是“有需求”,而是“有梦想”。开这种车不就是为了告诉自己和别人:我又热血了一次,我还年轻着呢。这年头,工作996,老板催业绩,每天连三顿饭都得抢时间往嘴里塞。买辆大魔鬼,戴上头盔一跨上去那一秒,你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了,只是个被肾上腺素喂饱的小子。
说回大魔鬼Diavel V4 RS,其实杜卡迪这一波也是顺应潮流,“升级不加价”是不可能的,这年头摩托圈的军备竞赛,一个劲儿的拼动力、拼极限、拼配置。RS版本上,啥高级材料都往上怼,碳纤维遍布全身,前后避震换成Öhlins的,轮毂更轻,加上干式离合器、快排,电子系统一套比一套全,干脆改名叫“终极魔改”。有人说,这是不是割韭菜?我倒觉得,从普通版到RS,其实买的不是性能,是一种“极致体验”的门票。像咱们普通人也会买500块的球鞋,球鞋不也有敢卖20000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极限玩家”专用的身份象征。
那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轮胎和碳纤维带来的几公斤减重?说实话,我坐公交都要扶着杆站稳的人,根本开不出来区别。可你愿意为它买单,就是因为杜卡迪说得太带感了。看看那个发动机,跟MotoGP同血统,零百2.5秒,能把后轮溅上天,哪怕你只骑它遛弯,嘴上也能跟朋友胡吹自己是“街头最快男人”。这就是杜卡迪真正厉害的地方,不光让摩托车变成了“男人的第二条腿”,更是让理想与狂野有了具体落地的寄托。
如果说以前凯旋火箭3一直是“最快巡航”的旗手,这下杜卡迪直接给它拆了卸了,然后做了个更猛的自己。欧洲那边买这种大魔鬼的,大多是真正懂车的中年硬汉或者热血青年,他们有钱有闲,有赛道体验,那玩意动辄就是“玩性能就是玩命儿”,“速度与激情”不只是电影情节。咱们中国市场呢?大多还处于“看得起,买不起”和“买得起,骑不动”的尴尬里。你真要买一个回家,不仅得有四五十万的预算,还得有找“老婆和丈母娘”细谈的勇气。主要市区还不让骑,地下车库一放,车没动力,人每天强动力。
有时候想,杜卡迪把这车卖到中国来到底是给谁买的?我想了半天,答案或许不是少年心气的快男快女,也不是普通“有点小钱”的中产,更可能是“买车如买表”的顶奢玩家。人家买劳力士和理查德米尔不是为了看时间,是为了显摆手腕。买大魔鬼也是一样,道理早就藏在花钱买燃油声浪、买一种“机车美学”的体验感里了。路上看到大魔鬼V4 RS的回头率,分分钟能超豪车。毕竟,顶级的摩托在中国,比稀有豪车都稀有,玩摩托的鄙视链最高端就是“车最厉害,骑得最野,装备最贵,腿最完整”。
有人又要问了,这么快,这么贵,这么“魔性”的车,是不是不安全?说安全一定不安全,可人生也不是每一秒都求安稳。大家都知道速度是毒药,可毒药也是人生的调味剂。骑大魔鬼的人,追的不是“早点到家”,追的是“心跳加速”。这年头,能让你心跳加速的东西可不多,工作压力、房贷、养老,无一不是先心跳再晕倒。买这种车的人,看中的可能就是那个把自己从无趣和机械生活中炸出来的一瞬间罢了。
当然,杜卡迪这款车也不是给所有人买的。它给的是“能分得清梦想和现实”的人。梦想是要用钱买单的,现实却是你要真能hold住这200多公斤、180多匹马力的车,不被甩飞出去。很多时候,“科技的进步”我们只能站在边上看热闹,真正体验的,永远是极少数。可我觉得这也没啥不好,“钢铁猛兽”永远只属于有勇气和钱包的人——而我们普通人偶尔在路上看一眼,也能沾点烟火气。有些东西,就是让人隔窗羡慕的。毕竟,不是谁都能用2.5秒把自己的生活炸开花。
再说回来,杜卡迪V4 RS这种“刷榜级存在”,除了性能,更是一种品牌文化的体现。人家说意大利人会造车,不是没道理的。光看那涂装、碳纤维、机械结构和造型设计,就能感觉人家把“性能暴力美学”玩到极致。骑上大魔鬼,哪怕是在几公里的封闭公路上给油,你都能理解什么叫“机器美学带来的快感”。有钱人花三十多万买辆车,有什么不对?玩物丧志那得看你会不会玩,能玩得明白的,世界就是你的赛道。
最后想说一句,很多人一边感叹这种车和自己没关系,一边看完评测视频热血沸腾。梦想都是别人的没关系,偶尔做做白日梦也解气。你在屏幕前感受的那2.5秒破百,人家在现实里体会到“飞出去的快乐”,一动一静,各得其乐。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偶尔多学习下杜卡迪的“魔鬼精神”,说不定能把一地鸡毛的日子过成鸡血的模样。毕竟,生活里能让我们2.5秒破百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不是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