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华丽转身!

最近几年国产车圈里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赛力斯突然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记得2018年的时候,这家公司全年营收才202亿出头,净利润也就一个多亿,放在整个汽车行业里就是个弟弟级别的存在。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谁能想到六年后的2024年,人家直接上演了逆袭剧本——营收冲到1451亿,净利润更是翻了几十倍达到59亿。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可不是靠政府补贴或者变卖资产实现的,人家靠卖新能源车硬生生闯出了名堂。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要说这里面的门道,就不得不提赛力斯和华为的"神仙组合"。当年还是东风小康时代,这家企业整天和面包车、低速电动车打交道,产品定位低端不说,技术储备也跟不上趟。2021年双方达成合作后,剧情开始发生质变。华为把压箱底的三大合作模式全摆了出来,赛力斯偏偏选了最深度的智选模式。这就好比学武功,别人还在练基本功,人家直接跟着绝世高手闭关修炼。

华为到底给了什么真本事?首当其冲的就是鸿蒙智能座舱。现在随便走进一辆问界,手机里的日程提醒会自动跳到中控屏,家里智能音箱能控制车辆充电,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让不少车主直呼"真香"。更厉害的是ADS智能驾驶系统,不需要高精地图就能实现高速领航,这在去年导航系统集体"罢工"的时候,反而成了救命稻草。有技术宅算过账,光这两项技术就让问界M7的研发周期缩短了整整18个月。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不过光有技术还不够,销售渠道才是真正的胜负手。华为全国5000多家门店可不是吃素的,特别是那些开在核心商圈的旗舰店,往那儿一摆问界M9,路过的人没有不掏手机拍照的。更绝的是华为发布会的流量密码,去年Mate60和新M7同台亮相,雷军在隔壁讲手机芯片,余承东这边直接让车主体验自动泊车,这波操作直接让问界M7预售量破纪录。

但商场如战场,就算有华为撑腰也躲不过市场波动。今年前四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三成,这时候赛力斯的应对策略就看出功力了。他们找上了中升集团这个汽车圈的"零售大佬",人家在全国400多家门店,专做豪华车生意。这就好比给问界请来了专业导购团队,那些开宝马奔驰的客户进店试驾,转悠一圈可能就变成了问界车主。

产能方面,赛力斯在重庆的两江超级工厂玩起了工业4.0。1600多台智能设备3000多个机器人昼夜赶工,冲压车间从钢板到车身只要35秒,这种效率让特斯拉看了都得竖大拇指。不过最妙的还是收购龙胜新能源这步棋,把工厂从租客变成房东,以后扩产不用再看房东脸色,这才是真正的"掌握核心科技"。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出海战略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很多人以为国产车出海就是去东南亚卖便宜货,赛力斯偏不走寻常路。匈牙利工厂2025年就要动工,专门生产SERES5这种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车型。更绝的是收购问界商标这招,去年德国车展上M9预售1分钟破万单,德国人现在见面打招呼都改问"你订的问界到了没?"

不过要说最让人佩服的,还是赛力斯敢把华为车BU独立出来的引望公司拉进合作圈。这就好比原本跟着师傅学手艺,现在直接进了师门核心圈。听说接下来要共享更多智能驾驶算法,这波操作不知道要让多少车企眼红。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回过头来看赛力斯的逆袭路,有几个关键节点值得玩味。2021年选择智选模式时,业内都觉得他们疯了,毕竟这种合作意味着核心数据都要向华为开放。但现在看来,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才换来了鸿蒙座舱和ADS系统的深度整合。就像学做饭,光看菜谱不进厨房永远学不会,赛力斯选择的是手把手教学。

在销售端,华为门店的"手机+汽车"组合拳也值得借鉴。现在年轻人换手机频率越来越快,如果在换Mate7的时候顺便试驾问界M9,转化率肯定比传统4S店高得多。这种跨界联动,简直是把流量密码玩出了花。

面对销量下滑,赛力斯的应对策略也显示出战略定力。和中升集团合作不是简单的渠道扩张,而是瞄准了豪华车存量市场。数据显示,中升客户平均购车预算超过40万,这和问界M9的定位完美契合。更妙的是这种合作模式还能反哺品牌,让问界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出海布局同样暗藏玄机。欧洲市场向来是汽车工业高地,赛力斯选择和当地经销商合作而不是自建渠道,既降低了风险又快速落地。匈牙利工厂的选址更是妙棋,既能享受欧盟补贴,又能辐射整个欧洲市场。数据显示,匈牙利生产的汽车有80%用于出口,这个布局简直是为全球化量身定做。

看着赛力斯的蜕变,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到底该坚持自主研发还是寻求跨界合作?赛力斯的案例给出了参考答案——关键不在选择哪条路,而在于找到真正懂自己的合作伙伴。就像学武功,有人适合自创门派,有人就得拜师学艺,关键看能不能把别人的绝活变成自己的本事。

赛力斯,华丽转身!-有驾

现在回看赛力斯的发展轨迹,每个决策都透着精准。收购龙胜新能源看似冒险,实则拿到了产能主动权;加码欧洲市场看似激进,实则踩中了国产车出海窗口期。这些操作背后,既有企业自身的战略眼光,也离不开华为的技术加持。不过市场永远不会停止变化,接下来赛力斯要面对的,是特斯拉的持续施压、比亚迪的快速跟进,还有国内新势力的围追堵截。

这场逆袭大戏还远没到落幕的时候。当问界M9在德国街头飞驰,当SERES5在匈牙利工厂下线,当中升集团的展厅里摆满赛力斯新车,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翻身仗,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这场变革里,有人掉队有人崛起,但像赛力斯这样抓住机遇完成蜕变的,终究会成为时代注脚。

各位看官老爷,您觉得赛力斯这场逆袭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是选择对合作伙伴更重要,还是自身战略定力更关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