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咱们身边聊起买车,话题总绕不开电动车和燃油车到底哪个好。
尤其是看着满大街跑的绿色牌照越来越多,听着电动车主们说起用车成本,那叫一个眉飞色舞,说跑一公里才花一毛钱,一年下来能省出一大笔旅游经费。
这话听得确实让人心动,可奇怪的是,每当汽车销量榜单一出来,燃油车依然牢牢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好像很多人对这“白捡”的便宜并不感冒。
这就让不少人犯嘀咕了,明明电动车看着又省钱又环保,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宁愿每个月多花上千块油钱,也要坚持买燃油车呢?
其实这背后,藏着一本普通老百姓心里最实在的“生活账”,细算下来,有些地方还真像一些老司机说的,“听着都吓人”。
咱们先把最吸引人的那笔账算清楚,就是日常开销。
这确实是电动车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一度电在家充可能也就五六毛钱,外面快充贵一点,平均下来算一块钱。
一辆普通的家用电动车,百公里耗电量大概在15度左右,也就是说跑一百公里,成本就是15块钱。
而一辆同级别的燃油车,百公里油耗就算再省,也得七八升油,按照现在八块钱一升的油价算,那就是五六十块钱。
这么一对比,差距立竿见影。
一年要是开上两万公里,电动车的充电费大概三千块,而燃油车的油费可能就要一万二了。
这中间将近一万块的差价,是实实在在能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够给家里添置好几件大电器了。
除了燃料成本,保养也是一大块。
电动车结构简单,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自然也就省去了换机油、机滤、火花塞这些定期的“出血项目”。
一年下来,常规检查加上换个空调滤芯、雨刷片,可能也就三四百块钱。
燃油车就不一样了,一年两次小保养是雷打不动的,每次花个几百上千块很正常,要是赶上需要大保养,那费用就更可观了。
再加上在很多大城市,一块蓝牌的价格动辄好几万,甚至“一牌难求”,而电动车的绿牌目前大多是免费赠送,光这一项,就能把电动车比燃油车贵出来的那部分购车款给抵消了。
这么一算,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优势确实是压倒性的。
然而,买车不是只看眼前省了多少,还得看长远亏了多少。
许多燃油车车主心里最忌惮的,就是那个叫“保值率”的东西。
这把无形的“镰刀”,能把你辛辛苦苦省下来的油钱,在卖车的时候一次性割走,甚至还让你倒贴。
电动车的技术发展实在太快了,就像几年前的智能手机一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今年你花二十万买的续航五百公里的车,可能两年后,同样的价格就能买到续航八百公里、充电速度快一倍、智能化水平更高的车型。
技术一更新,老款车型的吸引力就直线下降,在二手车市场上自然也就没人愿意出高价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一辆主流的燃油车,开上三年,其保值率普遍还能维持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一些热门的日系、德系品牌甚至更高。
而电动车呢?
三年车龄的保值率普遍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低十到十五个百分点,五年之后,很多车型可能连原价的三成都卖不到,基本上就是个“骨架价”。
你琢磨一下,一辆二十万的车,开五年,油车可能还能卖个十二万,电车可能只值六七万,这中间五六万的差额,不就把你五年省下来的油钱全给吞回去了吗?
这笔账算下来,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说完了钱,咱们再聊聊用车体验,这东西有时候比钱更重要。
电动车最理想的使用场景,是在城市里通勤。
家里有个固定车位,能安上充电桩,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在几十公里内。
晚上回家插上枪,第二天早上又是满电出发,安静、平顺,提速还快,这种体验确实比燃油车舒服。
对于这类用户来说,买电动车几乎是不会错的选择。
可生活不只有两点一线,还有诗和远方,还有节假日拖家带口的长途奔袭。
这时候,电动车的短板就暴露得淋漓尽致了。
首先就是续航焦虑。
厂家标注的续航里程,都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测出来的,实际开起来,上高速速度一快,续航就得打个八折;要是再赶上冬天,气温降到零下,电池活性降低,续航再打个七折都是常事。
原本标称五百公里的车,在冬天的高速上能跑三百公里,就算表现不错了。
开在路上,眼睛总得盯着那个不断下降的电量百分比,心里盘算着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多远,生怕车子在半路撂挑子,那种心理压力,是开油车体会不到的。
其次是补能焦虑。
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是所有电动车主的“噩梦”。
加油站那边虽然也排队,但一辆车三五分钟就搞定,队伍流动很快。
充电桩这边呢?
往往是车排成长龙,好不容易排到了,发现充电桩是坏的,或者功率特别慢。
就算抢到一个快充桩,从百分之二十充到百分之八十,也得花上一个小时。
你上个厕所、吃碗泡面的时间,根本不够。
那种在服务区里无聊等待,眼巴巴看着别人加满油扬长而去的焦急,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
而燃油车,一箱油轻松跑个六七百公里,全国加油站密如蛛网,随时随地三分钟“满血复活”,这种说走就走的底气和自由,是目前电动车还无法给予的。
最后,我们再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看。
电动车常被冠以“环保”的标签,因为它在行驶过程中确实是“零排放”,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好处。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
电是从哪里来的?
在我们国家目前的能源结构下,很大部分电力还是依靠燃煤发电。
也就是说,电动车只是把污染从城市转移到了发电厂。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未来电力的“绿色”成分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此外,动力电池从开采原材料,到生产制造,再到最后的报废回收,整个生命周期也会产生不小的碳排放和环境压力。
所以,简单地将电动车与“绝对环保”划等号,其实并不全面。
总而言之,选择电动车还是燃油车,从来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判断题,而是一道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反复权衡的计算题。
它考验的不是你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而是你对自己生活半径、用车习惯、经济状况的清醒认知。
如果你主要在城市通勤,有便利的充电条件,那么电动车的低成本和驾驶体验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但如果你热爱自驾,经常需要长途跋涉,或者对车辆的保值率非常看重,那么一辆成熟可靠的燃油车,在现阶段可能依然是那个更让人省心、更踏实的“老伙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