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

自今年5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第五代DM技术以来,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已有接近十款新车成功应用了该技术。这充分展现了比亚迪强大的体系实力,其新技术能够快速应用于多款新车型。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新车已实现对10-25万元级别轿车和SUV市场的全面覆盖,这无疑是比亚迪的一大亮点。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近期,我们获得了一辆宋L DM-i的试驾车。以此为例,我们对第五代DM技术在真实工况下的亏电油耗进行了实际测试。众所周知,官方数据显示,轿车秦L和海豹06的NEDC亏电油耗为每百公里2.9L,综合续航为2000km。而对于SUV车型宋L DM-i和宋PLUS DM-i,NEDC亏电油耗为3.9L,综合续航为1500km。我们非常期待验证第五代DM技术在真实驾驶情况下的油耗和续航表现,以与官方数据进行对比。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测试开始前,我们特意前往加油站将油加满,并同时重置行车电脑的小计里程和能耗统计。确保车辆处于亏电满油状态,即剩余电量为19%。当天的测试路程共计148.4公里,涵盖了城市快速路、国道、拥堵市区路段以及近10公里的盘山公路,车上还载有4名乘客几乎达到满载状态,同时全程开启了空调,以模拟真实的用车环境。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宋L DM-i的亏电油耗表现如何呢?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在揭晓最终的测试结果之前,让我们先简要了解一下第五代DM技术。然而,在探讨五代技术之前,四代DM技术值得我们回顾。我始终认为,第四代DM技术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插混技术在油电协同方面存在缺陷,有时表现优秀,有时却不尽如人意,背着大电池包的同时,亏电油耗甚至比普通油车还高。然而,从比亚迪的第四代DM技术开始,尤其是DM-i和DM-p两大分支的推出,真正实现了即使在亏电状态下也比油车更省油的目标。特别是第四代DM-i技术,将馈电油耗控制在4L左右,综合续航可达1400km左右,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PHEV)设定了新的技术标杆。也是在2021年,比亚迪推出了多款搭载第四代DM技术的车型,这些车型不仅助力比亚迪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也为PHEV市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相较于第四代技术,第五代DM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升级,从而使得亏电油耗得以进一步降低呢?首先,其以电为主的架构仍然沿用上一代的插混专用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和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的核心组合,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细化的改进和提升。例如,1.5L发动机的热效率已经提升至全球量产最高的46.06%,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与此同时,第五代DM依旧提供1.5T插混专用发动机,其热效率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在EHS电混系统方面,其功率密度提升了70.28%,工况效率也从87.6%提升至92%,使得电能转换更为高效。而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相较于上一代提升了15.9%,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储能效率。更为创新的是,第五代DM技术首次采用了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和智电融合的电子电气架构,这两项技术的运用使得能耗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油耗的显著降低。这些改进和创新使得第五代DM技术在亏电油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出发前,仪表显示车辆剩余续航为1327公里。行驶了148.4公里后,仪表显示的剩余续航降至1229公里,减少了近一百公里。根据仪表的显示结果,我们有信心推断,如果车辆处于满油满电状态,实现官方宣称的综合续航1500公里应该是可行的。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再次加油后,我们共加入了7.83升油。根据实际加油量计算,百公里实际油耗为5.27升。此时车辆剩余电量为26%,相较于起始状态,燃油消耗似乎还为电池补充了约7%的电量。因此,在本次模拟真实驾驶环境的测试中,宋L DM-i这款中型SUV的百公里亏电油耗表现优秀,达到了约5升的水平。虽然与仪表盘上显示的百公里油耗4.4升及总燃油消耗量7.5升有一定差异,但实际测试数据与官方理论工况下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3.9升数据较为接近。这样的真实工况油耗成绩对于纯燃油的中型SUV来说难以实现,甚至增程式车辆也难以达到如此低的油耗水平。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当前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混)的质疑声音,特别是一些支持增程的博主。他们指出插混电池容量较小,使用燃油会产生负罪感,充电时更易产生焦虑,并声称插混不利于高级智能驾驶技术的实施等。这些观点其实是对插混的误解,甚至是恶意攻击。插混并非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使用场景,而是特别适合于那些家庭充电不便但又需要长途行驶的车主。我们重视插混车型的亏电油耗,是因为其油耗表现优于传统燃油车,长途行驶时并无续航焦虑。这两点已足以体现其价值。在日常使用中,如去商场用餐时方便充电,使用纯电模式进行短途通勤更是锦上添花。至于插混与高阶智驾的匹配问题,如比亚迪DM-i的单挡插混技术,实现与高阶智驾的兼容并非难事。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此次驾驶宋L DM-i的实际体验让我印象深刻。首先,它验证了第五代DM技术的出色省油性能。除此之外,还有几点用车体验尤为突出。DiLink车机系统经过升级,采用6nm制程的车机芯片,操作更加流畅顺滑。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硬件和功能上也有所升级,智驾辅助功能相较于前代车型有了显著提升,实用性更强。此外,车辆的驾乘感受也很出色,标配前麦弗逊和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组合,而在宋L DM-i 160km超越型和卓越型上更是配备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无论是驾驶的操控性还是乘坐的舒适性都能让人满意。

实测宋L DM-i亏电油耗,第五代DM技术有多省油?-有驾

在秦L与海豹06双车于五月份上市之际,同时宣布第五代DM技术正式发布。总裁王传福宣称:“当前,全球最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集中在中国,标志着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已进入中国时代。”比亚迪提供的新闻资料也显示,近三年来,中国品牌纷纷投入插混技术研发,其在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以及产业链完整度方面已领先全球。虽然比亚迪并非唯一领先者,自三年前第四代DM技术问世以来,其他中国品牌的友商也陆续推出先进插混技术方案。如今第五代DM技术登场,各家技术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不论第四代还是第五代,比亚迪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因此,我深信随着插混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更长时间内成为市场主流。若比亚迪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其市场销量也将稳固不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