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买车,感觉就像买手机一样变得越来越迷惑。你说十几万块钱买个SUV,以前无非就是空间大不大、省油不省心,再讲究点的看看外观、看看牌子。可现在,“智能驾驶”几个字摆在你面前,原来三十万才配拥有的“高科技”,忽然间就变成了十五万的基础配置。这到底是我们赶上了好时候,还是汽车厂商太能卷了?深蓝S07就这么一脚,把市场门槛踢到了新低,搞得人人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需不需要智能驾驶?
往年卖弄硬件说得多,今年一看风向全变了,大家不拿多少颗激光雷达、多少T算力说人话了,反倒都学起了小米,把“技术普惠”挂在嘴边。仔细琢磨琢磨,难怪市场会火,这不就是给老百姓省心又省钱吗?以前一台三十万的车,智驾还是选配,六七万的加钱包,买个FSD(全自动驾驶)还像买彩票。特斯拉Model Y本土化适配就那样,开沪牌出门还得帮它“监护”。你跟说BYD宋PLUS、甚至小鹏G6这些车,虽然有智驾、说得挺响,但真的到了低配十五万档,智能辅助顶多弄点跟车、车道保持,配个泊车辅助图一乐,哪有那个真正的“丝滑”体验?
深蓝S07这次玩得挺绝,参考小米那些年一招鲜吃遍天的路数:芯片好不一定卖得贵,技术溢价可以不存在。把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直接全系塞进车里,意思很明白:“你有多少钱,决定你在哪里买车;你需要什么功能,我全都给你,不用再选来选去。”这套路和小米当年“只做极致性价比”的方式真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老百姓爱听,厂家也实在。
但问题来了,技术普及这事到底是让人兴奋,还是让人心虚?高速路上,智能驾驶说能换道就能换道,遇到堵车能“佛系跟车”,但真碰上别人加塞、遇到突发横穿行人,它到底行不行?比起特斯拉动不动上热搜,开得飞快结果“刹不住”的新闻,华为的牌子确实让人放心不少。毕竟国产新势力现在拼的不光是噱头,安全跟稳定成了底线。
其实多数人买车,心里的那道坎还没迈过去:我开十几万的SUV,需要什么高阶智驾吗?这玩意是不是“新瓶装旧酒”,最后手机玩腻了,现在把“软件升级”那一套移植到车企,搞个终身OTA,年年焕新、每月交钱?这是不是消费主义的新圈套?或者说,十五万能买的功能,真的不是“阉割版”?
这么说吧,今年最让人意外的就是,深蓝S07用的是跟高配乾崑ADS 4同源的WEWA架构,不是彻头彻尾降配、不是“演示功能”,宣传的是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70%。这意思是什么?以前你花三十多万买的极氪、蔚来、理想才有的“顺滑变道、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泊车”,现在十五万就能体验,甚至还定时升级,不怕落伍。别说是省钱省心,反正把原来“高端玩具”变成一般人的日常工具,这路数已经不是“割韭菜”,而是扎扎实实“把路修到你家门口”。
不过,问题没这么简单。国产智驾目前就两大思路:一派是技术派,真奔着全自动、全场景覆盖去的,要不怕烧钱、要不靠巨头。另一派还是走“低价大空间、起码能用”的路线,智驾就只是一个噱头、营销台词,实则用起来就是个高级定速巡航。深蓝这步大棋,把华为智驾拉到十五万档位,确实算是抬高了行业底线。比亚迪不跟进卷卷体验,车卖不动,因为用户认知已经变了。小鹏本来拿智驾当卖点,结果价格一高,“钱包自由”打了八折,消费者纷纷倒戈。
所以说,华为智驾这一“外挂”,真的是卷出了新高度。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自动泊车,现在是“看得见,摸得到”。你要说深蓝S07赶超小米,我觉得不用比,反正同样一道题,谁便宜谁好用,用户就买谁。有点像手机市场的生态,一旦有一个品牌用技术普惠“杀价”,别的只能跟进,不然只能被淘汰。
但技术下放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不是你买个车就一劳永逸地“被解放”,而是车企把自动驾驶看作全新卖点,让“开车”变成跟用智能手机差不多平常的事。下班高峰路上堵成狗,你躺在智驾座椅上刷个抖音、听个播客、喝口咖啡,车自己帮你“佛系跟车”,“老司机”带你优雅变道,甚至拥堵泊车都能自动完成。这样的未来,可能真不是梦想。从“有钱玩智驾”变成“没钱也能玩”,一步到位,这股风,比卷外观、卷空间有意义多了。
但是别忘了,事物总是有两面。智驾下沉给低价市场带来便利,确实提升了驾驶体验、安全度,降低了新手司机的压力。可真正让消费者担心的,是智驾万一出事,算谁的责任?是人还是AI替你担?再一个,软件本身没错,但万一哪天后台升级出Bug,半夜“鬼探头”,那后果谁来负责?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手机“越升级越卡,硬件吊打系统”。假以时日,低价普及能否撑住恶劣环境、经得起考验,没人敢打包票。目前把智驾用在高速、城市拥堵这些“可控”场景还行,一旦涉及极端天气、大型拥堵、黑天夜路,谁也说不好。
再说了,车企间“内卷”有好有坏。智驾下放固然是大的进步,行业竞争激烈便宜了消费者,可要真演变成“堆配置拼数值”的比赛,谁能持续更新支持?等到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那些有技术底蕴、有服务保障的才能活下来。到时候,智驾会不会像早年山寨手机那样,堆一堆传感器、软件脱节,反而成了“安全隐患”?这点必须谨慎。
最后,我觉得深蓝S07这车,本质上是给行业打了个样,告诉大家:智能驾驶,早晚会像安全气囊、电动车窗那样,变成中国市场“入门标配”。这波技术普及,谁还在用智驾做噱头收割智商税,最后只能死得更快。用户也别看得太玄,把钱花在刀刃上。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是“开得爽”、还是“炫技术”、还是“盲跟风”。真正便宜又好用的东西,再怎折腾,也需要该有的底线和可靠。
所以说,现在买车不必纠结智驾是不是“高配专属”,就看它能不能真帮你省心、帮你省事儿。深蓝S07的“华为智驾外挂”,无疑是跟小米那套学到了一点精髓:用极致性价比让更多人用得起好东西。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市场去检验,“白菜价”智驾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新一代中国汽车的底气。你说,这事是不是挺有意思?等将来有一天,“开挂”成了常态,你会不会怀念那时没有智驾,自己开车的岁月?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