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

极氪四月铩羽而归,安聪慧轻描淡写一句“尽在掌握”,听得人心里五味杂陈。

你说它势如破竹吧,销量数字明晃晃地摆在那儿,欲盖弥彰;说它后继乏力吧,背后站着吉利这棵参天大树,底气又足得很。

新能源这块赛道,内卷堪比修罗场,销量就是试金石,稍有不慎便可能跌落谷底。

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有驾

极氪,含着金汤匙的“二代”,一句“下滑”岂能轻易带过?

安聪慧这番说辞,细咂摸一下,倒也并非全然无稽之谈。

新车阙如,销售策略也按兵不动,他归咎于“市场终端的谲变”。

这话听着云山雾罩,说白了,就是友商们火力全开,降价促销、新品井喷,硬生生把消费者的眼球给吸走了。

不过,安聪慧也话锋一转,说这只是昙花一现。

五月蓄势待发,007GT横空出世,领克900也粉墨登场,且市场反响不俗。

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有驾

更重要的是,极氪要另辟蹊径,引入合伙人制,深耕下沉市场。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细细端详。

先说这销量滑坡。

同比跌了15%,环比降了11%,铁一般的事实,想蒙混过关都难。

但安聪慧一句“意料之中”,也不是无中生有。

极氪今年剑指71万辆,这担子可不轻。

前四月堪堪完成17.2%,后头几个月得铆足了劲儿狂奔。

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有驾

但计划终究是纸上谈兵,市场风云变幻莫测,谁敢打包票一路凯歌高奏?

再聊聊这合伙人模式。

极氪之前执着于直营,在金字塔尖的品牌里屡见不鲜。

但直营店成本高企,覆盖面捉襟见肘,在下沉市场难免捉襟见肘。

现在转投合伙人阵营,颇有“星火燎原”之势。

这招险棋能否奏效,关键在于极氪能否把控住品质和服务,别让合伙人砸了自家招牌。

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有驾

此外,吉利欲将极氪私有化,这可是个大手笔。

安聪慧讳莫如深,但吉利那边已经放出风声,此举意在提质增效,整合资源,摆脱“小而散,散而乱”的窘境。

两家公司同为上市公司,沟通成本高昂,利益龃龉,整合效果大打折扣。

合并之后,研发、管理、营销都能省下一笔巨款。

吉利内部甚至喊出了提升15%~20%效率的口号,研发一年能省下数十亿。

这数字,着实令人咋舌。

但疑问也接踵而至。

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有驾

私有化后,极氪会不会失去初心?

会不会被吉利“稀释”?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要知道,极氪的定位是高端纯电,与其他吉利系品牌泾渭分明。

倘若合并之后,极氪泯然众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归根结底,极氪的命脉,还是握在产品手里。

极氪销量下滑15%,安聪慧坚持年目标不变引发热议-有驾

007GT和领克900能否力挽狂澜?

极氪9X和极氪8X能否提升盈利能力?

海外市场能否撕开一道口子?

这些都是摆在安聪慧面前的待解之题。

更何况,眼下新能源车市已成一片红海,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个个都是狠。

极氪想要突出重围,不仅要靠硬核产品,还要在营销、服务、渠道上多下功夫,甚至还得仰仗几分天时地利。

所以,安聪慧那句“71万辆的目标,雷打不动”,听过就算。

目标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极氪能否笑到最后,还需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