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注意到汽车圈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家叫千里科技的公司突然火了起来。 这家公司的前身其实是咱们熟悉的老牌车企力帆,经过吉利重组后,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市场追捧的香饽饽。 市值从不到200亿一路飙升到超过500亿,这涨幅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说起来,千里科技最近动作频频。 先是宣布要赴港上市,接着梅赛德斯-奔驰也入股了3%,成为第五大股东。 更吸引眼球的是,他们推出了名为“千里浩瀚”的智能驾驶系统,还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在全球10个城市开展Robotaxi运营服务。 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由得想起几年前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问界系列的成功案例。
不过啊,咱们作为潜在车主,最关心的还是这些技术到底能不能真正惠及我们的日常用车体验。
我特意去试驾了搭载千里浩瀚H1系统的车型。 这套系统主打高速NOA和自动泊车功能,在实际体验中,它的高速导航辅助驾驶表现得还算稳定,能够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在弯道上的表现也中规中矩。 但当我测试自动泊车功能时,发现系统的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有时候识别车位需要多花点时间。
说到智能座舱,千里科技提出了“一个AI大脑,一个操作系统,一个智能助手”的理念。 这个想法确实很吸引人,毕竟谁不想要一个能理解我们需求的智能伙伴呢? 在实际操作中,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不错,能够完成基本的导航、音乐播放等指令。 不过与市面上一些成熟的智能座舱系统相比,在语义理解和多轮对话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让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千里浩瀚系统的分级设计,从基础的H1到高端的H9,覆盖了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需求。 这种设计思路挺聪明的,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 不过目前市面上能体验到的还主要是H1和H3级别,更高级别的功能还需要等待后续落地。
从动力性能来看,千里科技的车型继承了吉利在传统造车方面的优势。 加速平顺,底盘调校也偏向舒适,很适合家庭日常使用。 续航表现属于行业主流水平,基本能满足城市通勤和周末出游的需求。
说到充电和换电,千里科技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布局。 他们为曹操出行平台提供换电车型,这意味着在换电网络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对咱们车主来说,将来如果能享受更便捷的换电服务,那确实能解决电动车使用的痛点。
不过话说回来,智能驾驶这个东西,光有技术参数是不够的,关键还得看实际体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咨询了几位已经使用千里浩瀚系统的车主,得到的反馈褒贬不一。 有的车主表示系统在高速场景下表现稳定,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负担;也有车主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系统在某些复杂路况下会比较保守,需要人工接管。
从整个行业来看,智能驾驶领域确实竞争激烈。 华为、Momenta等玩家已经确立了领先优势,作为后来者的千里科技要想突围,还需要在技术成熟度和用户体验上多下功夫。 不过有吉利和旷视的加持,加上最近引入前华为车BU高管,这些举措都显示出他们想要迎头赶上的决心。
在我看来,千里科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从智能驾驶到智能座舱,再到未来的Robotaxi服务,这种全方位的布局如果能实现,确实会给我们的用车生活带来很大改变。 想象一下,将来不仅自己的车能智能驾驶,还能通过Robotaxi服务随时随地呼叫无人车,这种体验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当然,咱们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产品的实际表现和性价比。 目前千里科技的车型在传统造车方面有着吉利的底蕴,这是它的优势。 而在智能化方面,虽然概念很吸引人,但真正落实到用户体验上,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从我试驾的感受来说,千里科技的车型在传统性能方面已经做得不错,智能化的功能也在逐步完善。 如果你对智能驾驶比较感兴趣,又想要一款性价比不错的电动车,那么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后续发展。 毕竟有吉利和奔驰的背书,这家公司的潜力还是值得期待的。
车友们,你们会考虑购买搭载千里浩瀚智能系统的车型吗? 对于这种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的新品牌,你们更看重它们的哪些特质? 欢迎分享一下你们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