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

油价又窜天猴儿似的往上蹦,92号都快摸到九字头了,兜里那点儿钢镚儿感觉被薅羊毛一样。想当年,加满一箱油还能剩俩张老头儿头儿买个冰棍儿解解暑,现在嘛,直接见了底儿。可奇了个怪,油价涨成这样,按理说该是电车的天下了吧?燃油车没灰溜溜退场不说,反倒跟打了鸡血似的,抠抠搜搜地省油。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估计不少人寻思,油价都这德行了,还不麻溜儿换电车?可细品品,电车真就一劳永逸了?电量焦虑、充电桩前排长龙、电池不抗用,哪个不是扎心的事儿?燃油车是喝油没错,但加满一箱,天南地北任你跑,不用提心吊胆的。这不,燃油车厂家也瞅准了这点儿,在省油这事儿上铆足了劲儿。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就说轻量化这招,车身轻个一百公斤,百公里能省下0.3升油,听着毛毛雨,可架不住细水长流啊。长城汽车拿镁合金换掉老掉牙的钢材,虽然减重数字看着寒碜,但背后可是材料学的硬核突破。不过,这镁合金也不是省油的灯,量产难度不小,防腐蚀是个拦路虎。捷豹XFL狠一点,直接用上75%的铝,车身是轻了,油耗也下来了,可万一磕了碰了,维修费也得让你肉疼。这就像掷骰子,想要省油,就得掂量掂量维修成本。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再看动力系统,热效率40%是个分水岭,谁能率先撞线,谁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吉利星越L那台2.0T发动机,耍了点小心机,用了米勒循环和高压喷射技术,硬是把油耗给拽了下来。电控涡轮泄压阀也得记一功,减少了涡轮迟滞,加速更带劲儿。采埃孚的8AT变速箱也没闲着,降低了传动损耗,让发动机转速更低,更省油。可这些黑科技也不是白给的,研发费用、制造成本,最后还不是得消费者埋单?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别忘了,日韩系的混动技术也不是吃素的。起亚狮铂拓界混动版,靠着永磁同步电机和HSG启动发电一体机,把能量回收效率整得挺高。城里堵车油耗是低了,可一上高速,油耗反而露馅儿了。奔驰C260 L那套48V轻混系统,也能抠下来点油,可为此得多掏八千块,五年能不能回本,还真得掰着手指头算算。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这么一盘算,不同的车还真得对号入座。要是你常年跑高速,那轻量化燃油车可能更对你的胃口;要是你天天在城市里堵成麻花,那HEV混动可能更实惠;要是你家能安充电桩,而且只是上下班代步,那PHEV插混可能更省钱。但这仅仅是纸上谈兵,实际情况还得看你的驾驶习惯、路况、保养开销等等。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跟咱们通常的想法不太一样,燃油车的进化可没消停。日产琢磨着热效率高达50%的发动机,宝马也在想方设法降低碳纤维增强塑料的成本,奥迪则在研发能学习你驾驶习惯的智能节油系统。这些玩意儿要是能普及开来,那燃油车还有得折腾。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当我们一古脑儿地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国际风云变幻时,是不是忘了咱们国内车企也在憋大招?当新能源汽车被捧上天的时候,是不是小瞧了燃油车的求生欲?油价上涨确实让人糟心,但也逼着燃油车厂商玩命创新,推出更省油、更环保的车型。这或许才是油价上涨带来的意外惊喜——没有里程焦虑的环保主义,或许才是眼下更靠谱的选择。

油价飙升后,燃油车竟逆袭省油技术不容小觑-有驾

归根结底,买啥车,咋开车,都是一种活法儿。没有啥绝对的真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油价上涨顶多算个导火索,它让我们重新掂量自己的用车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