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本来是开开心心的日子,结果一堆人被堵在路上,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今年这趟高速,真叫一个惨。
想早点走避开高峰的人,反倒成了最早被堵住的那批。
200公里要开五个小时,新能源车更别提了,充电四个小时起步,路上干等,饭都没法好好吃。
九月三十号那天,广州一个大哥五个小时才跑完280公里,杭州到合肥愣是开了十四小时,你说离谱不离谱。
G4京港澳高速湖南段,半夜拍的画面,全是红彤彤的尾灯,一条线排到看不见头,车子一动不动。
可你再看对面车道,白灯唰唰地过,空得能跑马。
有人笑说这是“鸳鸯锅”,一边辣得冒烟,一边清汤寡水。
其实早有人提醒过,九月二十八号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还有二十九号上午八点到十二点是出城高峰。
可四成人偏不信邪,觉得我提前走就没事,结果全都挤一块儿了。
十六条主干道堵成9.2分,满分10,比去年还高2.3,这不是撞枪口上吗。
最夸张的是有些路段,车速不到六公里每小时,比走路快不了多少。
新能源车主更是难上加难。
辰女士三十二岁,从广州回湖北,三十号早上出发,想着错峰能好点。
结果晚上七点半卡在湖南官庄服务区,充电桩前排到了四十九号。
整个服务区就两个桩,四个口,每辆车充四十分钟。
她等了三个小时,充了一个小时,一次充电花了整整四个钟头。
行程全乱了,孩子在车上闹,老公直叹气,她说那会儿真想把车扔了坐高铁走。
全国到处都是这样。
京哈高速有个服务区,排队六十多号,四个小时才轮上。
沈海高速那边,队伍从充电桩一直排到入口,有人干脆搭帐篷休息,说回家像打仗。
更让人无语的是,开增程和混动的也来充电。
有个人开理想,说加油站也堵,而且电价便宜,充一百块电能省七八十油钱,不充白不充。
问题是,本来就紧张的桩,现在还得抢。
纯电车主心里苦我们才是靠电活着的,你们还能加油,我们没电就趴窝。
还有些人非要把电充到百分之百,一个桩本来半小时能换下一辆,硬拖到五十分钟,效率低得要命。
加上一些老桩动不动死机、断连,修都来不及,雪上加霜。
为啥这次堵得这么狠。
因为大家都“聪明”了。
都想错峰,结果错同一个峰。
七十八 percent 的人用导航,算法差不多,路线全一样,本来分散的车流全汇到几条线上。
再加上节假日出行就是单向猛冲,放假头几天全往外跑,回来的时候又全挤进城。
广东那十六个堵点,像黄埔立交、八斗立交,全是潮汐车流搞的鬼。
服务区排太长,车都堵到主线去了,事故一出,匝道一卡,全线瘫痪。
全国每天一千二百五十万辆新能源车上路,占两成车流,比去年多了三成。
设施跟不上,压力直接爆表。
虽然现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超九十七 percent,但节假日三分之一都在满负荷转,根本扛不住。
苏州那段常台高速,国庆第一天平均时速六公里,跟遛弯一样。
清远那边许广高速返程段,也是堵得纹丝不动。
各地总算反应过来,开始补救。
南京黄栗墅服务区加了十二台一百二十千瓦的桩,宁波慈城上了超级充电桩。
江苏四川还派了应急储能充电车,像个移动电源在路上巡游。
但这些还是太少,临时抱佛脚。
以后真想不堵,得学会错时间。
别赶在放假前一天下午出门,那是地狱模式。
最好选假期中间两天,或者最后两天回程。
非要走高峰日,就挑凌晨两点到五点,或者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相对松快点。
路线也别光看导航推荐最短的。
有时候绕点国道省道,反而走得顺。
别跟着大众路线扎堆,大家都聪明的结果就是谁都不聪明。
技术会进步,充电桩也会越来越多,这事儿迟早能解决。
但现在嘛,出门前真得好好别以为车一发动就能到家。
规划不到位,全家路上哭。
我觉得吧,这事儿根子不在车多,而在“同步思维”。
所有人想的都一样,做的也都一样,结果就是集体被困。
要是有人敢反着来,说不定反而赢了。
下次我宁可多请两天假,也要躲开那两天。
不然不是开车,是开煎熬。
全部评论 (0)